[发明专利]婴儿承载装置的组装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9863.0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舜民;郭征文;易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A47D1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承载 装置 组装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婴儿承载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组装婴儿承载装置的婴儿承载装置的组装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婴儿承载装置(如婴儿床或婴儿车)的结构是以坚固的框架结构与柔软并具韧性的材质组合而成,其中软性材质为用于接触并承载婴儿。框架结构为提供支撑婴儿体重所需的坚固结构,软性材质则为婴儿提供一种舒适且无害的接触。
婴儿装置的外观通常仰赖于其软性材质及坚固框架结构的设计。举例而言,软性材质可为具有特定颜色、外观形状、材质花纹等织物。框架结构则可设计成不同形状,如具圆润平滑的外型轮廓,以供多元并具变化的造型。由于设计的多样化需求,用于软性材质与框架结构的固定装置亦需要进一步改良。
例如,美国专利第6,859,957号揭示一固定装置,其将一定位杆沿座布边缘设置,并使定位杆插入框架结构的管体内。由于管体的外表面未受座布覆盖,管体的外型轮廓系可见于外。然而,上述先前技术需将部分座布与定位杆一并插入管体中,除操作上的不便外,而且定位杆与座布的连接处容易与管体开口的边缘产生摩擦,造成定位杆与座布的连接处受磨损。
因此,习知技术是需要一种能克服先前技术的缺陷并将婴儿承载装置的座布组件与框架结构可简易连接的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适于组装婴儿承载装置的固定装置及方法,该固定装置可有效地将绕性支撑用的材质与框架杆体相紧固,且防止固定装置中产生不当相互作用而可能对其内部组件造成磨损,同时,本发明的固定装置是让支撑杆实质上未受覆盖,故支撑杆的轮廓及形体上的优美造型的设计可外现出来,进而增加婴儿装置的造型及外观美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承载装置的组装系统,婴儿承载装置中组装有一座布组件与一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中的至少一支撑杆为借由一固定装置接合该座布组件的一边缘,该婴儿承载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
一第一连接件,具有与该座布组件的该边缘相接的一固定部、及与该固定部相接的一夹件;及
一第二连接件,为沿该支撑杆的一外表面延伸突出并与该夹件互补式相接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装婴儿承载装置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座布组件,其一边缘为连接一第一连接机构,其中该第一连接件包含:
一固定部,连接于该织布组件的该边缘;及
一夹件,连接于该固定部;
提供一设有至少一支撑杆的框架结构,该支撑杆的一外表面凸设有一第二连接件;及
将该夹件以互补式套上该第二连接件,以使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相接合。
由上述可知,该婴儿承载装置包含具数个支撑杆的框架结构、一座布组件、及用以将该座布组件与至少一支撑杆相接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含一第一连接件与一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是与座布组件相接,第二连接件则为沿支撑杆设置的突件。第一连接件是含有连接座布组件一边缘的固定部、及经一接合部与该固定部相连的夹件。第二连接件是设计成可与该第一连接件的夹件成互补式接合的连接件。前述固定装置的至少一优点在于,当第二连接件接合第一连接件时,可有效地防止座布组件及接合部与第二连接件的间相互磨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固定装置是有效地将绕性支撑用的材质与框架杆体相紧固,且防止固定装置中产生不当相互作用而可能对其内部组件造成磨损。另外,本发明的固定装置是让支撑杆实质上未受覆盖,故支撑杆的轮廓及形体上的优美造型的设计可外现出来,进而增加婴儿装置的造型及外观美感。
前述内容是关于本发明的大纲内容,且不应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于此所叙的操作及结构可以不同方法及实施例实施,故其变化及其它实施例皆不违本发明的范围。以下将详细叙明本案的较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适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婴儿车的示意图。
图2是绘示适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婴儿车座椅组合的示意图。
图3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4A是绘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设有固定装置的婴儿床的示意图。
图4B是绘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适用于婴儿床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婴儿承载装置的固定装置及方法。如图所示,类似的组件乃以相似的组件符号标示代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9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