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和应用其形成的楼板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9850.3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何育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3 | 分类号: | E04B5/43;E04G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应用 形成 楼板 方法 | ||
1. 一种楼板,包括:
楼板本体,具有通风孔;
突起部,设置于该楼板本体的孔壁上并位于该通风口的两端之间;以及
第一通风板,搭接于该突起部上,且该第一通风板具有第一回风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其中该楼板本体与该突起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其中该突起部为连续环状突起部或非连续环状突起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其中该第一通风板的材料为金属、塑胶或复合材料。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其中该第一通风板以水平形式搭接于该突起部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其中该第一通风板以圆弧形式搭接于该突起部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其中该楼板本体还包括表面,该表面具有缺口部,该楼板本体还包括:
第二通风板,嵌合于该缺口部并与该表面为同一水平面,且该第二通风板具有第二回风孔。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板,其中该第二通风板的材料为金属、塑胶或复合材料。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板,其中该缺口部为连续环状缺口部或非连续环状缺口部。
10. 一种楼板的形成方法,包括:
提供一平板;
将一模具固设于该平板上,该模具具有中空管体、凹口部及第一突起部,该中空管体具有贯穿孔及外侧表面,该凹口部设置于该外侧表面上,该第一突起部对应于该凹口部设置于该中空管体的内壁上;
填充混凝土于该平板上及该模具外,以形成楼板本体,该楼板本体具有通风孔,该楼板本体具有第二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对应该第一突起部并位于该通风孔的两端之间;
移除该平板;以及
搭接第一通风板于该第一突起部上,且该第一通风板具有第一回风孔。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楼板的形成方法,其中该模具的材料为金属、塑胶或复合材料。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楼板的形成方法,其中该第一通风板的材料为金属、塑胶或复合材料。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楼板的形成方法,其中该第一通风板以水平形式或圆弧形式搭接于该第一突起部上。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楼板的形成方法,其中该第一突起部为第一连续环状突起部或第一非连续环状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对应该第一突起部为第二连续环状突起部或第二非连续环状突起部。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楼板的形成方法,其中该中空管体还具有第一缺口部,该第一缺口部并邻近于该贯穿孔的一端,该楼板本体上具有第二缺口部,该第二缺口部对应该第一缺口部,该方法还包括:
嵌合第二通风板于该第一缺口部并与该楼板本体的表面为同一水平面,且该第二通风板具有第二回风孔。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楼板的形成方法,其中该第一缺口部为第一连续环状缺口部或第一非连续环状缺口部,该第二缺口部对应该第一缺口部为第二连续环状缺口部或第二非连续环状缺口部。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楼板的形成方法,其中该第二通风板的材料为金属、塑胶或复合材料。
18. 一种楼板灌浆使用的模具,包括:
中空管体,具有贯穿孔及外侧表面;
凹口部,设置于该外侧表面上;以及
突起部,对应于该凹口部设置于该中空管体的内壁上并位于该中空管体的两端之间。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具,其中该突起部为连续状突起部或非连续状突起部,且该中空管体与该突起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具,其中该中空管体还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为连续环状缺口部或非连续环状缺口部,且该缺口部并邻近于该中空管体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98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轮驱动活塞式压缩机
- 下一篇:显示器控制电路及时脉产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