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叉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88530.6 | 申请日: | 2007-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友永隆男;村上阳亮;竹花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5/0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叉。
背景技术
作为前叉,存在如(日本)実開平4-93533(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前叉,将车轴侧管滑动自如地插入车体侧管中,车轴侧管的下端安装在车轴托架上,并在车轴侧管的下端侧立设减震筒,插入减震筒的活塞杆被支持在车体侧管的上端侧,并且,在减震筒的底部侧的内部设置锁油套环(oil lock collar),在活塞杆的顶端侧设置锁油构件(oil lock piece)。该前叉中,在减震筒的底部侧的内部还设置有底部阀门(base valve)(阻尼力产生装置)。
专利文献1记载的前叉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减震筒内部不仅设置了锁油套环,还一同设置了阻尼力产生装置,因此,减震筒的轴方向长度变长,从而使前叉长大化。
(2)由于减震筒内部设置有阻尼力产生装置,因此,阻尼力产生装置的阻尼特性的设定改变(片阀的枚数、板厚等),必须拆卸前叉并将减震筒从车轴托架卸下,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叉,可以使减震筒轴方向长度变短,并且,可以简单容易地对阻尼力产生装置的阻尼特性进行设定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前叉,车轴侧管滑动自如地插入车体侧管中,车轴侧管的下端安装在车轴托架上,在车轴侧管的下端侧立设减震筒,插入减震筒的活塞杆被支持在车体侧管的上端侧,在减震筒的底部侧设置锁油套环,活塞杆的顶端侧设置锁油构件,在车轴托架上设置阻尼力产生装置,减震筒的内部和外部通过阻尼力产生装置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前叉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前叉的下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前叉的中间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前叉的上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表示设置在车轴托架上的阻尼力产生装置和设置在减震筒上的锁油套环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锁油套环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前叉10为,将车体侧的外管(车体侧管)11滑动自如地嵌合并倒立在车轴侧的内管(车轴侧管)12上,两管11、12之间安装有悬挂弹簧13,并且,正立地内装有单筒型减震器14。
在外管11的下端内周部上嵌装有与内管12外周部滑接的衬套15、油封16、防尘圈17;在内管12的上端外周部上嵌装有与外管11内周部滑接的衬套18。
外管11通过上托架19A和下托架19B被支持在车体侧;内管12的下端通过O形圈23液体密封地插装且螺合安装在车轴托架20上,并且通过该车轴托架20的车轴孔20A与车轴连接。
减震器14的减震筒21的下端被夹持在车轴托架20和内管12的下端之间。即,将底板22的中央台阶孔嵌合固定在减震筒21的下端,将底板22的台阶孔的周边焊接在减震筒21的下端外周上,并将底板22的外周部嵌合到车轴托架20的嵌合孔20B内,从而夹持在车轴托架20和内管12的下端之间。底板22具有与后述活塞侧油室43A连通的中央孔22A、以及与后述储油室35A连通的多个小孔22B。
盖25的圆筒部25A通过O形圈26液体密封地插装且螺合安装在外管11的上端部,弹簧荷重调节器28通过O形圈27液体密封并可回转地插入盖25的盖部25B的内周。活塞杆29的基端部螺合安装在调节器28的下端内周上,并被锁紧螺母30锁紧。该活塞杆29的顶端部被插入减震筒21内。
在内管12内部的减震筒21的上端部设置有弹簧支架32。另一方面,在外管11的内部,在调节器28的上端侧外周上插装有套环28A,该套环28A与盖25的盖部25B的内侧下表面对接;在调节器28的下端侧外周上卡合固定有定位环28B,并且,由套环28A和定位环28B上下保持的螺纹筒28C螺合固定在调节器28的外周,并与调节器28一体回转。螺合安装在调节器28的螺纹筒28C上的调节板28D在与盖25的槽部25C之间被止转,并且,经由滑块33和弹簧套环34支持悬挂弹簧13的上端,通过弹簧支架32支持悬挂弹簧13的下端。通过转动操作调节器28,使调节板28D上下移动,进而通过弹簧套环34来设定悬挂弹簧13的初始载荷。
在外管11和内管12的内部,在减震筒21的外周部上设有储油室35A和气体室35B,被密封在气体室35B中的气体构成气体弹簧。储油室35A的工作油有助于气体室35B的弹簧常数的调整、外管11和内管12的滑接衬套15、18的润滑、以及内管12下端部的油封16的湿润。而且,这些悬挂弹簧13和气体弹簧的弹出力吸收车辆受到的来自路面的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8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