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oC的指纹识别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7167.6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侯琰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光捷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oc 指纹识别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oC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构造方法,属于电子信息、用户身份识别、访问控制、嵌入式指纹识别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高度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的窃取、网络的黑客、金融卡的诈骗、密码的失窃、仓库及家庭锁钥的配制,等等,犯罪分子手段的高超令人惊异,而身份识别技术和产品的陈旧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
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SoC概念,以系统为中心、基于IP模块多层次、高度复用的设计思想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SoC具备了更强的性能和更小的体积,使其在诸多的嵌入式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目前的指纹技术及产品,还存在着与需求不相适应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1)指纹算法不够先进、运算速度慢、不具备数据压缩功能、占据较大内存;
(2)性能价格比较低,嵌入式指纹识别模块相对价格较贵,抑制了推广应用速度;
(3)大多数指纹识别模块不具备嵌入式特点,通用性较差。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SoC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构造方法,它将人体中最具个性的指纹作为识别的标志,具有唯一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机械锁、密码、人工生物识别(肉眼辨认)等存在的安全缺陷,同时,模块提供的高度集成特性,使其更易于集成到具体的应用环境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SoC的指纹识别模块是由指纹扫描器件、DSP处理器、FLASH RAM芯片等组成。参见图1.
图中指纹扫描器件负责采集活体指纹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传送到DSP高速处理器(以下简称DSP)中去。
在指纹录取状态下,DSP运用指纹图像处理算法,将指纹图像转换为二进制的指纹模板数据(小于64字节),然后将指纹模板数据存入到FLASH RAM中去,作为指纹比对的原始数据。
在指纹比对(身份鉴别)状态下,DSP将指纹扫描器件采集到的活体指纹图像运用指纹图像处理算法与FLASH RAM中已存储的各个指纹模板数据逐一进行比对运算,并生成比对结果,最后,通过显示、输出开关量信号或从输出端口输出信号。
本发明所提出的模块是一个具有独立完成指纹录入、图像处理、指纹比对、搜索和模板储存等功能的智能型模块,它可以嵌入到各种用户级的系统或单元中去。
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将最优秀的指纹图像识别处理算法经采用先进的系统级优化设计理论进行设计优化,使用DSP芯片得以实施的小型化的模块单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独立工作、嵌入操作简单、连接方便、工作可靠及性/价比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SoC的指纹识别模块是由指纹扫描器件、DSP处理器、FLASH芯片等组成。参见图1,图中指纹扫描器件负责采集活体指纹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指纹图像传送到DSP高速处理器(以下简称DSP)中去。
在指纹录取状态下,DSP运用指纹图像处理算法,将指纹图像转换为二进制的指纹模板数据(小于64字节),然后将指纹模板数据存入到FLASH RAM中去,作为指纹比对的原始数据。
在指纹比对(身份鉴别)状态下,DSP将指纹扫描器件采集到的活体指纹图像,运用指纹图像处理算法与FLASH RAM中已存储的各个指纹模板数据逐一进行比对运算,并生成比对结果,最后,通过显示、输出开关量信号或从输出端口输出信号。
本发明所提出的模块是一个具有独立完成指纹录入、图像处理、指纹比对、搜索和模板储存等功能的智能型模块,它可以嵌入到各种用户级的系统或单元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光捷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光捷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7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