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其灯管座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0400.8 | 申请日: | 200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08 | 分类号: | H01R33/08;F21V23/06;G02F1/01;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及其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其灯管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面显示装置的发光装置中,通常由多个灯管提供光源,尤其又以冷阴极荧光灯管为常见。早期,在发光装置中,各冷阴极荧光灯管各由一对应的换流驱动器所驱动,换流驱动器将一直流电转换为一交流高压电以驱动灯管。由于,每一个灯管配上一个换流驱动器的成本过高,因此,为了降低成本,现有的发光装置几乎皆以一个换流驱动器驱动多个灯管。例如,一个换流驱动器驱动二只灯管,由于同一换流驱动器驱动二只灯管时,对二只灯管采用不同时序的交流电驱动,且二灯管的驱动交流电相位相差90度,使得二只灯管之间存在有一非常大的电压差。由于此电压差非常地大,容易造成在灯管的电极处短路,进而使得整个发光装置跳电。为了解决跳电的问题,通常在最容易短路的灯管电极处,也就是灯管的二端各包覆一绝缘的灯管座。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的发光装置的灯管座1的示意图。灯管座1用以包覆灯管a及灯管b的一端。灯管座1分别包含有二个灯管容置槽11、12与二个导线槽13、14。灯管容置槽11、12分别用以容置灯管a、灯管b,其中灯管a及灯管b藉由二条不同的导线(未示于图)而经由该等导线槽13、14将灯管a及灯管b的电极a1、b1连接至一换流驱动器(未示于图),此换流驱动器分别驱动灯管a及灯管b。
承上所述,就现有的灯管座1而言,其实并不能完全防止灯管a及灯管b发生短路的现象,因为,当灯管a及灯管b之间的电压差过大时,会使得灯管本身及空气产生电离现象,使得灯管a及灯管b之间还是会相互导通,因而造成短路,造成发光装置跳电。为了使灯管a及灯管b之间完全绝缘,现有技术是延长灯管座的长度,以延长挡止二灯管的距离。但这么一来,会影响灯管的出光面积,使得发光装置的暗角变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灯管短路而跳电却又不影响灯管的出光面积的灯管座为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发光装置的灯管座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发光装置及其灯管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防止灯管短路且又不影响灯管出光面积,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灯管座,包覆至少一灯管的一端,其包含:一本体,具有至少一灯管容置槽及至少一导线槽;以及至少一间隔部,设置于该灯管容置槽的周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灯管座,其中所述的灯管容置槽与导线槽连结。
前述的灯管座,其中所述的本体的截面为矩形、正方形、梯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前述的灯管座,其中所述的灯管容置槽的截面为圆形。
前述的灯管座,其中所述的导线槽的截面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前述的灯管座,其中所述的间隔部为一板体。
前述的灯管座,其中所述的间隔部自该灯管容置槽的周缘于一延伸方向设置,而该延伸方向与灯管容置槽的截面形成一角度。
前述的灯管座,其中所述的灯管座的材质为橡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光装置,其包含:至少一灯管;至少一灯管座,包覆该等灯管的一端,该灯管座包含:一本体,具有至少一灯管容置槽及至少一导线槽;及至少一间隔部,设置于该灯管容置槽的周缘;以及一壳体,承载该灯管及该灯管座。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本体的截面为矩形、正方形、梯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灯管容置槽与导线槽连结。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灯管容置槽的截面为圆形。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导线槽的截面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部为一板体。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部自该灯管容置槽的周缘于一延伸方向设置,而该延伸方向与该灯管容置槽的截面形成一角度。
前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的灯管座的材质为橡胶。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灯管座,由于以至少一间隔部挡止二灯管,防止二灯管之间因电离而导通,产生短路现象。又该间隔部为一板体,且设置于灯管的侧面,故并不影响灯管的出光面积,因此,此灯管座既可防止灯管之间导通而产生跳电现象,又可避免影响灯管的出光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0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