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压力压套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7999.X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可平;刘锐;何灵美;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B25B27/06 |
代理公司: | 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蔡丽华 |
地址: | 550009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类材料零件的无压力压套工艺方法,特别是各类铝合金壳体孔与薄壁钢套和铜套的大过盈量(0.2~0.3mm)无压力压套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各类材料零件的压套,,一般采用压力压套方法。但是若壳体与薄壁衬套之间的装配过盈量较大,达到或超过0.1mm时,不但容易将壳体基体孔挤伤,而且会将衬套压变形和压伤,因此一般采用无压力压套方法。原有的工艺方法是:
1、加工一个如图1所示的工艺用平板压套夹具底座(2),用来支撑合金壳体(1)。
2、加工一个如图3所示的工艺用压套芯棒,将该压套芯棒装入衬套孔内,在压套时防止衬套脱落。压套芯棒由芯棒(4)、扳手(5)、偏心轴(6)(见图5)、定向销(7)、圆柱销(9)、螺套(11)、平板(13)、手柄(14)、销子(15)组成,偏心轴(6)和定向销(7)均装入芯棒(4)内,扳手(5)通过螺纹孔(12)与偏心轴(6)连接,手柄(14)和螺套(11)通过螺纹与芯棒(4)连接,平板(13)通过销子(15)与芯棒(4)连接,圆柱销(9)插在平板(13)的孔内。
3、将图8中壳体(1)加温后放在图1夹具底座(2)上;同时将图8中衬套(3)冷却后装入图3压套芯棒上,按图3转动扳手(5),通过偏心轴(6)拨动定向销(7),将定向销(7)插入图8衬套(3)上的小孔(18)中,使衬套(3)压套时不会脱落,然后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衬套(3)压入壳体(1)中(见图8),再回转扳手(5),通过偏心轴(6)拨回定向销(7),取出压套芯棒,压套结束。
这种方法对于加工一般的铝合金壳体孔与薄壁钢套和铜套压套工艺中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大过盈量(0.2~0.3mm)的钢或铜合金材料,由于衬套零件散热较快容易回温,无法将衬套压入壳体孔底部,衬套压入壳体口部即被卡死,生产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铝合金壳体孔与薄壁钢套和铜套的大过盈量(0.2~0.3mm)无压力压套工艺方法。加工一个经改进的桶形压套底座(8)和一个压套芯棒,将压套的合金壳体(1)与桶形压套底座(8)组装成一组合体A,将该组合体A放入加温炉中加热至210℃±5℃;将压套的薄壁衬套(3)和压套芯棒组装成一组合体B,将该组合体B放入液氮中冷却待完全冷却至不冒泡为止,然后将组合体B从液氮取出快速压入组合体A中。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1、加工一个工艺用桶形压套底座(8),为了避免壳体散热过快,延长壳体的保温时间,将图1所示的平板压套底座(2)加高加工成如图2所示的一个桶形压套底座(8)。桶形压套底座(8)的高度尺寸在不影响压套的情况下尽可能达到壳体(1)高度的2/3以上,以便壳体(1)更好的保温。将压套的合金壳体(1)与桶形压套底座(8)组装成一组合体A,将该组合体A放入加温炉中加热至210℃±5℃,保温2小时,保证合金壳体(1)和桶形压套底座(8)热量平衡。
2、将压套芯棒上的圆柱销(9)(见图6)改为菱形销(10)(见图7)。圆柱销(9)在压套时是独立活动的,该圆柱销小端为圆柱形,压套时将其插入图8壳体(1)的引导孔(17)内,起引导和限向作用,本发明中为了有一定的调整间隙,故将圆柱销改为图7所示的菱形销(10),该销的小端作成菱形,缩短长度使之固定在图4压套芯棒平板(13)上,其目的是起引导和限向作用,实现快速定向,相对延长零件回温时间。菱形销(10)长度尺寸等于衬套(3)压入壳体(1)后衬套(3)底部离壳体(1)底部2~5mm时菱形销(10)即进入壳体(1)的引导孔(17)时的长度(见图8)。
3、加工一个工艺用压套芯棒,工艺用压套芯棒由芯棒(4)、扳手(5)、偏心轴(6)、定向销(7)、菱形销(10)、螺套(11)、平板(13)、手柄(14)、销子(15)组成,偏心轴(6)和定向销(7)均装入芯棒(4)内,扳手(5)通过螺纹孔(12)与偏心轴(6)连接,手柄(14)和螺套(11)通过螺纹与芯棒(4)连接,平板(13)通过销子(15)与芯棒(4)连接,菱形销(10)通过螺纹与平板(13)连接。
4、将薄壁衬套3装入图4压套芯棒组装成一组合体B。组装时按图3转动扳手(5),通过偏心轴(6)拨动定向销(7),使定向销(7)装入图8衬套(3)的小孔(18)中,保证衬套(3)压套时不会脱落。将该组合体B放入液氮中冷却,待完全冷却至不冒泡为止,保证衬套(3)和压套芯棒(4)热量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