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6529.1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方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东华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6;B29C45/38;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12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自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珠类注塑产品从注塑模中自动取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线珠广泛地应用于门帘、窗帘及装饰用品上,这种产品往往采用注塑成型方法生产,在注塑成型生产时,线珠上的珠子与串线便结成一体。线珠类产品的生产特点是:注塑成型时,往往采用一模两线或四线的模式,即注塑时同时注塑两条或四条线珠,且上一模的线珠是与下一模的线珠相连接的。线珠出模时,由于水口的连接,线珠往往呈一排,线珠出模后,需要进行去除水口,将线珠分条装袋等工作。
在目前的技术中,线珠的出模与水口的剥离去除都是采用人工拉珠的方式进行,即在注塑机开模后,由人工将注塑好的线珠从模具中拉出,然后对水口进行剥离,再装进包装袋。人工拉珠对一般人而言,在长时间的站或坐并机械性的重复同样且简单的作业动作,人的疲劳程度显著增加。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生产效率持续下降,更有甚者,经常导致一些严重工伤事故的发生,如被模具压到(断)手,直接造成工厂管理方面的一些严重后果,包括工伤事故赔偿,劳资纠纷,人力流失等,同时对从事该行业的作业工人身心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拉珠的取件方式而带来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安全事故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由机械自动取件并剥离水口、高生产效率且安全的注塑线珠成型自动取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自动取件装置的控制装置获取线珠注塑机完成线珠注塑进行开模动作后的顶针信号;
步骤2、控制装置控制拉珠装置将模具中的线珠与水口拉出,同时将在此注塑之前已经完成注塑且冷却硬化的单模注塑长度的线珠与水口通过一水口剥离装置,使水口与线珠相剥离;单模注塑长度是指注塑机完成一次注塑所生产出的单条线珠的长度。
步骤3、转珠装置将水口已经剥离的各条线珠送入各自的盛装袋,然后再进行步骤1。
本发明所述的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方法中,在进行步骤2时,线珠拉出注塑模后进行冷却使线珠及粘接在线珠上的水口冷却硬化。
本发明所述的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方法中,在进行步骤2时,线珠拉出注塑模后控制装置向注塑机发送合模信号进行下一模的线珠注塑。
本发明所述的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方法中,在进行步骤2时,线珠顶推装置将线珠顶离模具线板所处的平面,且在进行步骤3时线珠顶推装置复位使珠线准确回位到线板固定位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同时还提出一种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机架、控制装置、在机架上按顺序排列的顶推装置,水口剥离装置、拉珠装置、夹珠装置、转珠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拉珠装置、夹珠装置、转珠装置电连接,且控制拉珠装置、夹珠装置、转珠装置的动作,其中:拉珠装置包括拉珠马达、导轨、拉珠轮,导轨上滑设拉珠轮座,所述拉珠轮座上设有一供拉珠轮可转动地套接的轮轴,所述拉珠轮套接在轮轴上,拉珠马达通过带传动拉珠轮座在导轨上往复运动,拉珠轮上设有若干环形的线珠容置槽。
在本发明所述的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装置中,所述水口剥离装置包括圆柱形剥离轮、剥离轮座,所述剥离轮座固定在机架上,剥离轮座上设置有一剥离轮轴,所述剥离轮套插在剥离轮轴上,剥离轮可自由地绕剥离轮轴转动,所述剥离轮的柱面设有环绕剥离轮的圆环形凹槽。当线珠及粘接在线珠上的水口经过剥离轮时,线珠位于凹槽内,凹槽两侧凸起的棱可将线珠两侧水口顶离线珠。由于线珠是由细线连接,上一模注塑的线珠与下一模注塑的线珠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水口是不连续的,上一模注塑所产生的水口与下一模注塑所产生的水口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以当拉珠装置快速拉动线珠时,线珠绕剥离轮改变行进的运动方向,而水口基本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行进,这样就实现了水口与线珠的分离。
在本发明所述的注塑成型线珠自动取件装置中,拉珠装置的拉珠轮座在导轨上往复移动,在导轨的两端具有两个行程极限位置,其中一个位置是拉珠极限位,当处于此位置时,模具内已经注塑成型的线珠全部被拉出模具,另外一极限位置是转珠极限位,当拉珠轮座从转珠极限位置运动到拉珠极限位置时,线珠从模具经水口剥离装置、拉珠轮到夹珠装置处的长度要增长一个单模注塑长度。拉珠轮座由转珠极限位向拉珠极限位运动时, 将线珠注塑模具内注塑成型的线珠拉出模具,拉珠轮座由拉珠极限位向转珠极限位运动时,转珠装置将线珠输送到各自的盛装袋。拉珠轮上设有若干环形的线珠容置槽,每一线珠容置槽容置一根线珠,这样在一模同时注塑多根线珠时可防止线珠之间打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东华,未经方东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6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