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叶青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701.2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姜维梅;赵云鹏;傅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C12N5/04;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叶青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叶青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是药物的天然宝库,人类利用药用植物来防病治病已有几千年历史。全世界约有75%的人口以植物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来源(刑建民,2001)。当今的处方药有25%左右来自于药用植物(邱德有,2000)。随着经济和医疗保健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资源的需求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工业原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些原因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中药资源的压力。加之长期以来,对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一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对中药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过度采收,致使很多中药资源蕴含量下降,甚至耗竭,一些种类濒临灭绝(黄璐琦,2001)。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药材的生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已成功离体培养获得试管植株的药用植物有200多种。
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为葡萄科崖爬藤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蔓生藤本。异名为蛇附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江西草药》),金线吊葫芦、三叶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等,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中药辞海,1993)。三叶青常生长于山坡或山沟,溪谷两旁林下阴处。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浙江植物志,1993)。三叶青以块根或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中药辞海,1993)。有关三叶青的化学成分研究近几年非常热门,三叶青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鉴定也有较多报道。三叶青根中含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一3一O一新橙皮糖苷、β-谷甾醇、胡萝卜苷及6‘一O-苯甲酰基胡萝卜苷(杨大坚,1998:李瑛琦,2003)。三叶青地上部分含蒲公英萜醇、蒲公英萜酮、β一谷甾醇及麦角甾醇(刘东,1999)。药理实验表明三叶青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杨大坚,1998;丁钢强,2005;冯正权,2006)、显著的抗病毒及抗出血热的作用(杨学楼,1989;杨大坚,1998)和明显的消炎、镇痛与解热作用(资古明,1989;黄真,2005)及保肝作用(伍昭龙,2006;钟晓明,2006)。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江月仙,2005),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属实际无毒;进一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说明三叶青未显示有致突变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癌及抗艾滋病毒、治疗血液病与心脑血管疾病、肝炎、脑膜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肠炎及咽喉炎等感染性疾病,小儿外感高热等(伍昭龙,2006)。
由于本种植物用途广泛、药效显著,毫无节制地狂采滥挖,加上三叶青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这种珍贵的草药现已濒临灭绝。现有的三叶青野生资源根本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药领域的需要。为了保护野生的三叶青资源,同时又能满足医药工业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三叶青的离体再生体系,这对丰富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和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种质资源以及满足临床应用等均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野生三叶青对生境要求苛刻(须生长在海拔700米的深山密林和悬崖峭壁的背阴面,上面要有散射光,旁边要有细水渗出,下面要有树叶覆盖,常年气温保持在18℃左右),生长周期长,黄酮类及酚类物质含量高,非常容易褐化,导致常规的组织培养技术十分难于对其进行快繁。
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未见关于三叶青组织培养快繁成功的报道。我们通过大量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方法,成功实现了三叶青的组培快繁,可以快速培育出大量幼苗,为中药材GAP种植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开发项目。
参考文献:
1.丁钢强,郑军献,魏克民等.三叶青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及原代大鼠肝细胞的体外毒作用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05,17(9):1-2
2.冯正权,倪克锋,何煜等.三叶青黄酮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6):669-672
3.黄璐琦,李慧,陈京荔.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6):46-49
4.黄真,毛庆秋,魏佳平.三叶青提取物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新药杂志,2005,14(7):861-864
5.江月仙,郭伟娣.三叶青的毒理学研究.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5(8):774-7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送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改善的污染物去除的分隔化丸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