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在线生产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568.0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波;刘起英;应益明;曹涯雁;赵年伟;陈华;莫建良;汪建勋;孔繁华;赵明;张铫;施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245 | 分类号: | C03C17/24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1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生产 阳光 控制 镀膜 玻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在线生产镀膜玻璃的方法,尤其是浮法在线生产具有阳光控制功能的镀膜玻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一般是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内完成的。如中国专利CN94118301阐述了一种通过化学汽相沉积的方式,在锡槽内移动的温度为620~640℃的浮法玻璃基体上,沉积一层含硼的非晶硅膜。该方法的缺点是这种含非晶硅膜的玻璃可见光反射比高(反射比达到40%以上)、可见光透射比低,产品在遮阳的同时却影响了室内采光效果,既浪费了采光照明能源,又影响舒适度;用这一方法生产的镀膜玻璃由于膜层吸附性强,易沾油迹、手印等,必须用特定水和柔软毛刷反复清洗,热加工前处理程序繁琐,过于苛刻且成本高;另外,由于这一方法是在锡槽内实施,镀膜后产生的废气还会对锡槽产生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在线生产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方法,以获得集遮阳功能、高透光性能、低可见光反射比于一体,耐磨性好、易清洗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拓宽其应用领域。
本发明的浮法在线生产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方法,采用的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汽相沉积法(MOCVD),步骤如下:
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退火窑的A0区,温度为550~600℃的玻璃带上方设置单进气通道、双侧排气的镀膜反应器,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以氮气或氩气为载气,将已被汽化预混合的含钛源、掺杂剂的前质体汽体,输送到移动的浮法玻璃带表面,进行热分解形成具有阳光控制的二氧化钛膜层,所说的掺杂剂为磷源和碳源,前质体汽体混合物的摩尔百分比为钛源0.1~1.2mol%,磷源0.001~0.02mol%,碳源0.001~0.05mol%,其余为氮气或氩气。
上述前质体汽体中的钛源可选用钛酸四异丙酯、钛酸乙酯、钛酸丁酯或四氯化钛等。优选钛酸四异丙酯。
前质体汽体中的掺杂剂磷源可选用亚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或亚磷酸二乙酯;优选亚磷酸三乙酯。碳源可选用二氧化碳。
磷作为掺杂剂的引入,可以抑制玻璃基体中钠离子对膜层的扩散渗透,并且可以提高二氧化钛的沉积速率,提高反应效率。微量碳的掺入使TiO2薄膜性能改善,进一步提高了膜层的耐磨性。
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不同厚度,不同颜色品种的浮法玻璃基片上实施。
改变前质体汽体混合物中钛源、掺杂剂的摩尔百分比含量,可以改变阳光控制的二氧化钛膜层的可见光反射比,使可见光反射比为20~3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采用MOCVD方法,通过控制热解反应过程,控制膜层钛源和掺杂剂的比例,可以实现控制膜层的光谱参数和光学常数的目的,在浮法玻璃表面镀制结构致密,表面粗糙度小、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优异、可见光透射比高、可见光反射比低、反射太阳辐射热的二氧化钛薄膜。
二氧化钛薄膜禁带宽度Eg=3.2eV,本征吸收位于近紫外。其在紫外和近红外波段具有较低的透过,而在可见光区有很高的透过。该膜层的结构特性所致,易清洗、不易吸附油污、手印、胶印、尘埃等,热加工的前处理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处理程序,降低了热加工处理的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例,具体的阐述了本发明方法。
实施例1
在浮法玻璃生产线退火窑的A0区,采用MOCVD法,在无色玻璃带上方设置单进气通道、双侧排气的镀膜反应器,用于对通过的热的、移动、洁净的玻璃带进行镀膜。将钛酸四异丙酯、亚磷酸三乙酯、二氧化碳、高纯氮气(纯度99.995%)组成的前质体汽体混合物输送到580℃热的玻璃带表面,处理时间3秒。玻璃带的拉引速度450米/小时,玻璃板宽3600mm,玻璃厚度5mm。前质体汽体混合物的摩尔百分比是:钛酸四异丙酯0.6mol%、亚磷酸三乙酯0.005mol%、二氧化碳0.008mol%,氮气99.387mol%。气体总量为62立方米/小时。
通过热分解反应制得的膜层厚度为40nm,可见光反射比为25%,可见光透射比71%。
实施例2
重复上述过程,将钛酸四异丙酯、亚磷酸二乙酯、二氧化碳、高纯氮气(纯度99.995%)组成的前质体汽体混合物输送到580℃热的玻璃带表面,处理时间3秒。玻璃带的拉引速度450米/小时,玻璃板宽3600mm,玻璃厚度5mm。前质体汽体混合物的摩尔百分比是:钛酸四异丙酯0.1mol%、亚磷酸二乙酯0.001mol%、二氧化碳0.05mol%,氮气99.849mol%。气体总量为76立方米/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