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绞龙加料钢带焙烤式锅糍片加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9008.3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议 |
主分类号: | A21D13/08 | 分类号: | A21D13/08;A23L1/16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1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料 钢带焙烤式锅糍片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特别是粘性淀粉食品的延展、焙烤机械。
背景技术
锅糍片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群众喜爱的尤其适于产妇、儿童和老人的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冲泡食用的传统方便营养食品,它通常以糯米为原料,蒸成糯米饭放在加热的锅中,用锅铲将糯米饭沿锅壁压延、焙烤而成脆薄片,故称锅糍片。由于其加工麻烦,成品质量不稳定,且加工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因而长期以来,锅糍片只是家庭少量自制自用或馈送亲友的食品。为了使这一优良的传统方便营养食品推向市场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许多人开始研制机械化的生产方法,例如专利CN2466924公开的“锅糍片加工机”,它在机架上安装一个可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卧式锅筒,该锅筒内腔中设有加热器,锅筒上方安装有筐形无底加料斗,加料斗的前筐面底边与锅筒表面保持一定的间隙,随着锅筒的旋转,糯米饭经加料斗底边与锅筒表面之间间隙的挤刮,即在锅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片。该机生产效率比传统手工提高10倍以上,且产品薄而均匀,从而使锅糍片实现了较规范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但该机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其锅筒旋转一圈只能粘附焙烤出一层极薄的锅糍片,需连续旋转数圈才能生产出一定厚度的合格锅糍片产品,因而生产效率还欠高;薄片的致密度即细腻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更高,且产品致密度高、品质细腻而口感更佳的搅龙加料钢带焙烤式锅糍片加工机。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它包括迥转金属带、安装于迥转金属带上下带之间的加热器和位于迥转金属带上方的加料装置,而该加料装置是将饭料绞糊并挤压出料的搅龙机,它悬挂安装于迥转金属带前端部上方,并使其底部出料口与迥转金属带上带面保持有可调的间隙。
在上述迥转金属带的上带面上、接近加料装置的后面还安装有压花辊。
在上述压花辊后面的迥转金属带上、下带面上安装有保温罩、保温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它改变了传统的直接用饭料加工锅糍片的加工方法,而通过搅龙机将饭料先绞成饭糊,再刮涂成薄片,从而大大提高了薄片的质地致密度和细腻性,使食用口感更佳;二、搅龙机后段底部前后设置了若干平行的出料槽孔,因而当迥转金属带从相对搅龙机的前出料槽孔运转到后出料槽孔位置时,金属带表面就逐次粘固饭糊薄片层而达到成型锅糍片所需一定厚度的要求,其生产连续性强,效率高;三、增设了压花辊使产品成型规范、美观,改变了传统产品无规则碎片的形态;四、迥转金属带上、下方设置了保温罩、保温板,不仅节能降耗,而且有利于产品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议,未经李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丸路面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含镍纳米线的镍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