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船载电动升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658.6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复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复树 |
主分类号: | B64C39/00 | 分类号: | B64C39/00;A63H30/00;B60P3/11;B63G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船 电动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和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船载电动升降机。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楼房越来越多,于是对高层建筑救生、消防等作业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和显得更为重要。在现有的技术中,虽有高层建筑消防车或作业车,甚至有时可使用直升机进行消防、救生、安装等工作,但时常发现高层建筑消防车或作业车的升降高度十分有限,若使用直升机却因城市低空飞行须面对高楼大厦及电力或通信等设施也多有不便。
公知的高层建筑消防、营救及施工设备如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0月4日,授权公告号为CN1842484A,专利号为200480018696.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消防、营救及施工设备,其公开了用于连到高层建筑外面的轨道上行进的升降机系统。轨道为H形并具有连接到电缆的电车,电缆在轨道的通道中安放以用于提升和降下升降机。可见该发明需要依附在建筑物上首先进行安置,若一旦危险发生时不仅需要一定的安装时间,还可能因火灾原因无法安装使用。
公知的附框组合剪叉升降式高台消防或作业车如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2月6日,授权公告号为CN1872366A,专利号为200610052170.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附框组合剪叉升降式高台消防或作业车,其主要由机车、专用厢、设备箱、作业平台、附框组合剪叉机构、升降驱动总成、平台围栏和伸缩支撑脚构成。它应用附框组合剪叉伸缩升降机构技术,将附框组合剪叉机构装联支撑作业平台套跨专用厢或设备箱设置,扩大了作业平台的面积和载重,增加了机车装载容量。该实用新型虽然不需要依附在固定的建筑物上可单独进行,但其单独升降的高度及其稳定性都将受到结构上的局限。
公知的带护翼的直升机如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9月12日,授权公告号为CN2447293Y,专利号为0025172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护翼的直升机,它由机身、机翼、机翼护罩和装在降落架上的可横向伸缩的活动云梯组成。该带护翼的直升机,能适应悬崖、峡谷中勘测、采样、救援和高楼救险的需要,在进行特殊作业飞行时,机翼可避免与障碍物相碰撞而造成毁机事故,确保特殊作业时的飞行安全。该实用新型虽不需要依附在固定的建筑物上,也不存在高度上的限制,但其单独飞行除受到城市地面高楼大厦及电力或通信等设施的限制外,还存在设备价格、使用成本与维护方面的不足。
公知的有线电动飞机如授权公告日为1994年4月6日,授权公告号为B64C27/04,专利号为9310290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护翼的直升机,它由机身、推进器、起落架构成,驱动装置为电动机,通过电缆线和集成器与地面铺设的电力导轨相接通。该实用新型虽然具有自身结构较为简单,相应的配套设施简便,整个运行系统投资少,装载的效率高、能力强的特点。但是,该实用新型若要进行长距离运输,在特别拥堵的城市路面上建设与使用,将是无法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快速到达、升降自如、易于操纵、方便使用、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一种车船载电动升降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船载电动升降机,包括有车船载体和电动直升机,车船载体内安置有平台、驾驶室、控制台、发电机、自动绞索机、收放式防护板、定位环,电动直升机包括有尾桨、旋翼、电动机传动装置、驾驶仓和起落架;其中:自动绞索机配接有电动升降机系统;电动升降机系统至少包含有一组卷绕在所述自动绞索机上的电缆索,该电缆索一端电连接控制台,另一端固定在定位环上并电连接能停放在平台上的电动直升机;电动升降机为一架静态时机翼宽度不大于其机身宽度的电动直升机;电动直升机机身底部安装有后电子雷达兼视频探头、前电子雷达兼视频探头。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头部安装有供消防用的伸缩水枪喷头。
上述的电缆索由动力电缆索、控制电缆索、收放索和吊索相卷绕构成。
上述的电缆索包括由动力电缆索、控制电缆索、收放索、吊索和消防管相卷绕构成。
上述的电动直升机的机翼为单旋翼双桨叶,或为双旋翼双桨叶,或为可收放旋翼桨叶三种型式。
上述的车船载体为卡车,且卡车车厢平面的宽度不小于其上安置的电动直升机旋翼的最小宽度。
上述的电动直升机的机翼为单旋翼双桨叶,且在静态时其单旋翼双桨叶处于顺放状态安置在卡车上。
上述的电动直升机的机翼为双旋翼双桨叶,且在静态时其双旋翼双桨叶处于顺放状态安置在卡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复树,未经陈复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