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α-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及α-淀粉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8410.1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白钢;耿鹏;张蕾;高智慧;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31;C07K4/04;C07K1/34;C07K1/22;A61K38/16;A61P3/10;A61P3/04;A23L1/305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淀粉酶 抑制剂 生产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是一株新的α-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株,及其用于产生α-淀粉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α-淀粉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受损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表现为血液及尿液中葡萄糖浓度异常升高,血糖、尿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且伴有疲乏无力。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等几种类型。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引起微血管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而且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下肢血管阻塞性病变等。这些并发症危害极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治疗糖尿病、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血糖水平这两大血糖指标中,餐后血糖水平尤为重要,它是葡萄糖耐受受损(IGT)的病人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而且,餐后血糖水平是引起糖尿病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这些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死亡率增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能够显著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的抗糖尿病药物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绝大部分是淀粉。与膳食一起进食后,α-淀粉酶抑制剂可与淀粉竞争而与唾液和胰液中的α-淀粉酶结合,占据酶上淀粉结合位点,使淀粉的消化受阻。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被运送至小肠中下段及结肠,从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发生在整段小肠中,延缓和延长了餐后单糖(葡萄糖)的吸收,餐后血糖的增高被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新的α-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株,并利用其进行发酵生产α-淀粉酶抑制剂,以及将该α-淀粉酶抑制剂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
本发明提供的一株新的α-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株,即天蓝黄链霉菌南开变种ZG0656(Streptomyces coelicoflavus var.nankaiensis ZG0656),已于2007年6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保藏号为CGMCC No.2097。
1)菌株来源:该α-淀粉酶抑制剂产生菌于2005年从采自天津市南开大学校园的土样中分离得到,菌株编号ZG0656。
2)形态特征:菌株ZG0656在高氏1号培养基上基内菌丝发达,培养初期(1周)在以黄色为本底的基础上,呈现红色和/或蓝色斑点,后期(2周)可产生明显蓝黑色,若混合原来的红色,即呈深紫色。不产生可溶性色素。气生菌丝发达,呈灰白色至粉灰色。10000倍电镜下观察,气生菌丝较直,呈分枝状,菌丝体表面光滑,有直径明显小于菌丝的具分枝结构的树枝状突起,菌丝体缠绕聚集膨大可形成质地致密、大小不一的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菌核样特化结构,内无孢子(这种结构在链霉菌属中比较罕见);形成孢子丝,呈螺旋形,菌丝断裂形成孢子,孢子圆柱形,表面光滑(图1)。
3)培养特征:在不同组分固体培养基上,菌株ZG0656均生长旺盛。气生菌丝发达,颜色变化不明显,初期为白色或灰白色,后期均为粉灰色。基内菌丝发达,颜色变化较大,在以黄色为本底的基础上,初期可呈现各种红色和/或蓝色斑点,后期可产生明显蓝色,若混合原来的红色,即呈深紫色。在久置的(超过8周)高氏培养基上,基内菌丝偶见墨绿色。在各种固体培养基中均无可溶性色素产生(表1)。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产生桔色水溶性色素。在以燕麦片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偶见西瓜红色色素,该色素在0.01M的HCl中为粉色,在0.01M的NaOH溶液中为黄色,中性时为红色,具有指示剂性质;且该色素溶于乙酸乙酯和乙醇,初始呈黄色,久置呈红色。
表1菌株ZG0656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8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猫变应原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 下一篇:信号处理装置、方法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