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进气式进气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483.5 | 申请日: | 200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李奇;佟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进气式进气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进气式进气道,应用在4气门柴油机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动机中,保证气缸内足够的进气量和合理的组织空气运动对发动机性能至关重要。进气道布置在气缸盖中,合理的进气道布置和优化的气道形状不但对缸内进气有重要影响,而且还对气缸盖结构强度、传热以及气缸盖内水套的布置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进气道布置及形状不但保证了燃烧系统对进气的要求,而且能够使气缸盖的结构布置更合理,从而保证了气缸盖在强度和传热方面极其苛刻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进气式进气道,其将进气道分为一个螺旋气道,一个切向气道,两个气道单独组织进气;进气道布置方式不但使气缸盖结构更加合理即极大地降低了应力集中,而且实现快速完成气缸内空气流量以及空气旋转强度的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进气式进气道,其特征在于:进排气共4个气门成菱形分布,而进气道分别为一个是螺旋进气道,一个是切向进气道,螺旋进气道为顺时针组织气缸内气流运动,切向进气道位于螺旋进气道左侧,两个进气道的入口处与进气箱融合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其不但降低了两个进气道之间的气流干涉,而且能够实现较大范围内的涡流强度的要求。在两个进气道的入口处与进气箱融合为一个整体,简化了进气道与进气管之间的连接,并且性能先进、结构合理、形状优化、开发周期短,能够快速完成开发工作,完全满足现代重型柴油机对进气系统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双进气式进气道,其特征在于:进排气共4个气门成菱形分布,而进气道分别为一个是螺旋进气道1,一个是切向进气道2,螺旋进气道1为顺时针组织气缸内气流运动,切向进气道2位于螺旋进气道1左侧。螺旋进气道1单独组织缸内涡流运动,利用切向进气道2保证更多的进气量,在两个进气道的入口处与进气箱3融合为一个整体。
进气道工作过程是: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到进气箱3中,然后分别通过螺旋进气道1和切向进气道2进入到气缸内。由于螺旋进气道1结构形状的影响,通过螺旋进气道1进入缸内的空气绕气缸中心顺时针旋转,从而保证气缸内燃油和空气混合得更均匀,而通过切向进气道2进入缸内的空气除了进一步增强油气混合效果,而且还能增加进入空气量,保证燃油得更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子探针、原子探针样本和相关方法
- 下一篇:非水电解液以及使用其的锂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