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3121.2 申请日: 2007-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1131347A 公开(公告)日: 2008-02-27
发明(设计)人: 王业富;周立;赵友云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00 分类号: G01N21/00;C12Q1/68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黄瑞棠
地址: 43007***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快速 检测 日本 血吸虫 荧光 定量 pcr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基因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的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适用于日本血吸虫定性定量检测。

背景技术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1851年德国病理学家Theodor Bilharz在开罗一家医院对一血尿病人进行尸体解剖时首次发现埃及血吸虫成虫,至今发现裂体属有19种。19种血吸虫中有6种寄生于人体: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吴征鉴,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目前人们已知的19种裂体属的血吸虫,根据其成虫和卵的形态、生活史、地理分布等方面把它们分为四个种群:曼氏血吸虫种群,埃及血吸虫种群,日本血吸虫种群,印度血吸虫种群(Rollinsin D,et al.The biology of schistosomes from genes to latrines〔J〕Academic Press,1987,1-49〕。日本血吸虫群包括日本血吸虫、湄公血吸虫以及马来血吸虫,Davis等基于中间宿主螺的系统发生和地理分布提出马来血吸虫(Schistosoma.malayensis)、湄公血吸虫(Schistosoma.mekongi)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的姐妹种(Davis GM,Greer G.A new genusand two new species of Triculinae(Gastropoda:Prosobranchia)and thetransmission of Malaysian mamamalian Schistosom ma sp.〔J〕.Proceedings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1980,132:245.),虽然它们与日本血吸虫的18S-rDNA核酸序列很相相似,但是中间宿主和地域分布不同。马来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仅仅分布在亚洲局部地区,与日本血吸虫分布地区没有重合(见表1)。日本血吸虫病(schitosomiasis japonica,以下简称血吸虫病)是由于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或脊椎动物门脉-肠系脉静脉系统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西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国家。至2004年,在我国有血吸虫病流行的12个省、市、区中,已有广东、上海、广西、福建及浙江5个省、市、区宣布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由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众多,仍有84.3万血吸虫病人,54万头血吸虫病牛;存在传播媒介-钉螺的总面积多达38.5亿m2;且每年都有新病例发生,故血吸虫病仍然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

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