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凝胶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3012.0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松苗;张俐娜;徐坚;吴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10 | 分类号: | B01D7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凝胶膜的制备方法,既属于天然高分子领域,也属于化学、卫生、农业、环境工程和材料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生物膜材料在生物分离,组织工程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再生纤维素膜及其衍生物则由于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再生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膜材料之一,在透析、超滤、反渗透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再生纤维素膜主要采用粘胶法和有机溶剂再生法进行制备,但由此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以氢氧化钠,尿素或硫脲,水为组分的新溶剂体系。这些溶剂为纤维素的直接溶剂,采用低温处理,能迅速溶解纤维素。利用新溶剂体系,采用纺丝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拉伸强度的纤维素纤维,但由于凝固过程中纤维素链的快速无规聚集,在新溶剂体系中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的纤维素凝胶膜在湿态下一般强度较低,因而很难胜任在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而利用双网络技术虽然可以制备的一些具有较强力学性能的纤维素复合水凝胶如纤维素/明胶双网络水凝胶等,却具有过程烦琐,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缺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污染、湿态强度低、过程烦琐、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纤维素凝胶膜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能解决纤维素膜制备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能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纤维素凝胶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具体步骤:
(1)将纤维素分散于经预-15~-5℃冷却处理的混合溶剂中,配成纤维素含量为0.01wt%~10wt%的纤维素溶液,混合溶剂是氢氧化钠含量为4~12wt%,尿素含量为8~20wt%的混合水溶液,或氢氧化钠含量为1~10wt%,硫脲含量为4~15wt%的混合水溶液;
(2)将纤维素溶液离心脱泡处理后置于模具中密封,在-20~40℃的预凝胶温度下进行溶液凝胶化处理获得纤维素物理凝胶;
(3)将纤维素物理凝胶浸泡于去离子水中直至除去凝胶中的溶剂组分氢氧化钠、尿素或硫脲后得到纤维水凝胶膜。
(4)将所得纤维水凝胶膜置于溶胀剂中充分浸泡去水后获得高强度纤维素凝胶膜。
所述模具为玻璃、不锈钢或各种工程塑料制成的模具。
所述溶胀剂为水、聚乙二醇、甘油、水与聚乙二醇混合溶液、水与甘油的混合溶液、聚乙二醇与甘油的混合溶液或聚乙二醇与水和甘油三者的混合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创新如下:
(1)所用溶剂体系为氢氧化钠/尿素或氢氧化钠/硫脲溶剂体系,两者均为纤维素的直接溶剂体系,能快速溶解聚合度高达800的各种天然纤维素,其溶解浓度可达10wt%,由该体系制备的再生纤维素膜具有高孔隙率(>80%),高强度(干态时拉伸强度可达100MPa)等优点,而且膜的形貌和力学性能可根据纤维素溶液浓度和凝固条件进行调节。
(2)根据纤维素溶液流变学研究成果,本发明首次在制备纤维素凝胶膜过程中引入了静态溶液凝胶转变处理。由于纤维素链在物理凝胶态下活性减小,从而有效避免再生过程中链的快速无规则堆积,有利于形成结构紧密且均一的凝胶膜。
(3)与其他工业生产方法如Lyocell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且膜的成型非常方便;与最近开发的制备高强度凝胶的方法如纳米复合技术、拓扑交联技术和双网络技术相比,该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避免了制备过程中繁琐的化学交联,双网络的引入等处理。
(4)本发明制备的凝胶膜力学性能远远好于由传统流延法制备的纤维素膜,且结构和性能可通过预凝胶温度控制。
(5)该发明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的纤维素膜的力学性能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取的纤维素凝胶膜的力学性能的比较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纤维素水凝胶膜以及由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溶胀的纤维素凝胶膜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1中曲线a、b和c分别对应于以5.0wt%(NH4)2SO4溶液和去离子水为凝固剂通过流延法制备的两种纤维素凝胶膜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以本发明所述技术制备的纤维素凝胶膜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2中曲线a为实施例1制备的纤维素水凝胶膜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b、c、d、e分别为实施例4、5、6和7制备的纤维素凝胶膜的应力应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接收视听终端
- 下一篇:爆炸合成纳米聚晶金刚石的方法及专用爆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