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尼龙/芳纶复合帘线作骨架材料的子午线航空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391.8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盛保信;王顺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0C9/20 | 分类号: | B60C9/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004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 复合 帘线作 骨架 材料 子午线 航空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轮胎及轮胎的骨架材料,特别是一种用尼龙/芳纶复合帘线作骨架材料的子午线航空轮胎。
背景技术:
子午线航空轮胎的使用特点是高内压、高速度、高载荷、大变形(下沉率达到28%~40%)、抗冲击,间歇使用。由子午线航空轮胎的力学性能及其苛刻的使用条件决定了使用的帘线必须具有的高强度、耐疲劳、耐冲击、抗变形等要求。
目前,高载荷、高速度充气航空轮胎技术多数胎体采用相互交叉的斜交结构,主带束也采用斜交带束层结构,这种结构的航空轮胎在高载荷、高速度苛刻条件下使用时,由于胎体帘线排列方向的原因,使轮胎在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使胎面产生永久性的膨胀变形。胎面部位的刚性低,速度性能低,耐磨性不好,生热高,极难获得优越的速度性能和耐久性。另外,目前轮胎骨架材料主要是尼龙66、尼龙6,尼龙的缺点是不耐热,热收缩大、模量小,伸长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尼龙/芳纶复合帘线作骨架材料的,能满足高内压、高速度、高载荷、大变形、抗冲击使用要求的子午线航空轮胎。
本发明包括胎面、胎体、带束结构层、冠带结构层、填充胶、钢丝圈,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胎体的帘布层由至少两层以上尼龙66帘线或尼龙/芳纶复合帘线制成,帘布层之间彼此交叉排列,胎体帘布层的两端绕左右一对钢丝圈向上反包,其帘线与轮胎周向的夹角为60°~90°。轮胎带束结构层由至少两层以上的帘布贴合构成,外层帘布两边反折后包住内层帘布层,且带束结构层的卷边端部均在胎冠中间,带束结构层帘线与轮胎周向形成0°~30°夹角,在该带束结构层的上方配有帘线与轮胎周向呈0°~5°夹角的胎面冠带结构层,冠带结构层由一层或两层以上帘线构成。带束结构层和冠带结构层均使用尼龙/芳纶复合帘线。
所述的尼龙/芳纶复合纤维帘布,由尼龙、芳纶配股纺捻制成,配股比例为尼龙∶芳纶=1∶2。尼龙/芳纶复合帘线,蔽去了单一尼龙纤维不耐热,热收缩大,模量小,伸长率大和芳纶纤维与橡胶粘合度不高的缺点,而集中保留了芳纶弹性模量高、耐热性好、重量轻、伸长率小和尼龙与橡胶粘合度高的优点,使复合帘线具备了高模量,高耐热,低收缩性,好的强度韧性与耐疲劳性以及与橡胶粘合度高的特性,能满足子午线航空轮胎高速高载荷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使用尼龙/芳纶复合帘线作轮胎的骨架材料,能体现尼龙/芳纶复合帘线的优良特性,为满足子午线航空轮胎的使用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多层尼龙/芳纶复合帘线冠带结构层及带束结构层,能满足子午线航空轮胎高内压,高速度,高载荷,大变形,抗冲击的使用要求;(3)卷边的带束结构层结构能防止因轮胎在接地时产生的变形,致使帘布端部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变,如果带束结构层帘布端头裸露在外,则因应力集中容易引起帘线与胶料之间产生剥离的危险。通过包卷带束结构层的端部,可以防止帘布端头与胶料之间剥离的产生;(4)带束结构层所用的帘线为尼龙/芳纶有机纤维材料制成。由于其帘线具有热收缩性,在轮胎硫化加热时将在纵向产生热收缩应力,从而提高周向带束结构层中的帘线在无负荷的充气内压下的初始张力,这将有效地起到抑制驻波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子午线轮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子午线航空轮胎由包括胎面1、冠带结构层2、带束结构层3、胎体4、填充胶5、钢丝圈6。胎体4的帘布层用多层有机纤维帘布组成,从里向外反包钢丝圈6,其中至少有一层有机纤维帘布层从外向里包过钢丝圈6构成,胎体帘线与轮胎周向夹角为60°~90°。在轮胎的冠部位置设置带束结构层3和冠带结构层2,带束结构层3至少有两层帘布组成,带束结构层帘线与轮胎周向夹角为0°~30°,为了减少带束结构层端头的层间剪切应力集中,至少有一层带束层为包卷结构,且带束结构层的卷边端部均在胎冠中间。在该带束结构层3的上方配有帘线与轮胎周向夹角为0°~5°的胎面冠带结构层2,由两层帘布组成。带束结构层3和冠带结构层2均用尼龙/芳纶复合有机纤维帘布组成。在胎体帘布层反包部配置有填充胶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