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胶悬浮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593.0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P1/14;A23L1/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胶 悬浮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制备领域,具体是将蜂胶制备成悬浮液的方法。
蜂胶是采集工蜂从树木等植物新生芽或树皮上采集的树胶,并 混入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腊等加工形成的具有芳香粘性的固体胶状 物质。每群蜂(5-6万个)每年平均仅能生产100克左右蜂胶。蜜蜂利 用蜂胶保护蜂群,填补蜂箱的裂缝孔洞,涂刷巢房内壁,保存蜂粮及 抵抗病虫害。养蜂者可以从蜂箱副盖、覆布、巢框上梁和蜂箱体内刮 取蜂胶,这是一种很费时的方法,产量也很低。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蜂胶有众多的医疗保健功能。蜂胶 的主要有效成份是黄酮类、萜烯类、醛酮类、酯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 蜂胶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其主要功能是具 有广谱的抗菌消炎作用、增强抗体的免疫能力、珍贵的天然抗氧化剂、 血管的“清道夫”和微循环的“保护神”。因此,蜂胶和蜂皇浆一样, 都是非常珍贵的蜜蜂产品。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巴西、俄罗 斯等几十个国家里都不断掀起蜂胶应用热潮,197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 召开了首届国际蜂胶大会,1989年日本厚生省批准了蜂胶为食品的抗 氧化剂。我国拥有世界蜂胶总量的七成,年产量约为270吨,可是长 期以来却一直是以十分廉价的原料形式出口国外。为加强对蜂胶资源 的开发应用,国家科技部把蜂胶研究列入了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 目,现已解决了蜂胶的提纯问题,并已在国内生产了蜂胶胶囊,蜂胶 提取液等产品。
本发明是将蜂胶制成悬浮颗粒,蜂胶悬浮颗粒具有巨大的比表 面积,表面原子数目剧增。由于表面原子处于配位不足状态,具有高 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蜂胶中的有效组份如黄酮 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极难溶于水的,将蜂胶制成悬浮颗粒后,还有助 于加快其溶出速度和增加其溶出量。综上所述,将蜂胶制成悬浮颗粒, 可以更好地发挥蜂胶的特殊生物学效应,这就是本发明的出发点。
蜂胶中的主要有效组份是黄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它们均难溶 于水,尤其是萜烯类化合物既难溶于水,而遇水后形成极粘的胶状物, 难于分散在水中。本发明是在不破坏蜂胶中的有效组份的组成与结构 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一种制备蜂胶悬浮液的方法,该方法可靠,操 作方便,所需能耗很低,无需复杂设备,不产生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取一份蜂胶醇溶液,将0.1%-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等) 和0.1%-5%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单独或复合添加到蜂胶醇溶液中,在超声 振动并搅拌条件下,将母液滴加到5-800倍纯净水中,滴加速度为每 秒钟1-2滴。滴加完毕即成蜂胶悬浮液,经透射电镜测定,蜂胶颗粒 尺寸为几十至几百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液法制备三元乙丙橡胶接枝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栅状电极位移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