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纺练染色粘胶纤维的色浆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071.0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黄仕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16 | 分类号: | D01F2/16;D01F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4400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染色 粘胶 纤维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练过程中对丝条进行染色的人造纤维,具体的说是用于纺练染色粘胶纤维生产的色浆,该色浆与粘胶混合后形成染色粘胶。
背景技术
人造纤维又称人造丝、粘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通过纺前粘胶注色或后期染整加工,可以制成各种颜色的人造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色织、家纺、金银丝、绣花线、纱线领域。
丝条成型后进行染色简称纺后染色已是淘汰工艺,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排污量大等弊端。于是近年提出了纺前着色工艺。即将颜料注入粘胶中成为有色粘胶,再进行纺丝。
传统纺前注色方法生产的着色丝,由于所用颜料颗粒较大,粒度不均一,在粘胶中分散性差,造成可纺性差,生产成本高,产品色光暗淡,并且无法用于绣花线生产(主要因为所做出的绣花线的质量如光泽度、手感等达不到使用要求);后期染整加工需要排掉大量的剩余染液,不利于环境保护,还要增加水、电、汽能源消耗;后期染整加工还容易受到人造纤维产品质量、染整工艺波动等因素影响,造成染色不均匀、色牢度差等问题。
有人在专利中提到了采用靛类、蒽醌类还原染料的有色粘胶纤维及生产方法。该方法是用靛类、蒽醌类还原染料在碱性条件下还原成隐色体盐对粘胶着色,通过纺丝、精练及烘干制成有色粘胶纤维。由于该方法没有采用氧化剂,配制过程也没有采取控制措施,也就不能对靛类、蒽醌类还原染料的氧化还原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得到的有色粘胶纤维颜色不稳定、可纺性差,无法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纺练染色粘胶纤维生产方法的原理是:配制染色粘胶,然后在纺练过程中(从喷丝到精练结束的过程),丝条在氧化剂和酸或碱环境下氧化显色。本发明提出的就是配制前期还原后期氧化的染色粘胶所用色浆的配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有色粘胶纤维生产方法中色浆配制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纺练染色粘胶纤维的色浆配制方法,采用本发明可实现有色人造纤维工业化大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通过对染色机理的研究,打破传统普通粘胶纤维纺前着色,后期染整加工的传统工艺,直接生产出有色粘胶纤维。采用本发明能实现单丝染色,提高有色丝条的染色均匀性、色牢度,色亮度,丰富色彩品种,达到绣花线的使用标准;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方便,后续加工无污染,保护环境;染色品质满足市场要求,色泽艳丽、染色均匀、手感舒适、应用广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生产纺练染色粘胶纤维的色浆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粘胶纤维颜色的要求,称取一定量的一种或几种染料,将其混合分散到除盐水中,加入碱性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和氧化剂,最后用除盐水定容,再将溶液过滤,制成色浆备用。
所述染料采用还原染料、硫化染料或非水溶性有机染料。
所述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加入量分别为反应摩尔数的1~5倍和0.5~2倍。
所述还原剂为保险粉或二氧化硫脲。
所述氧化剂为H2O2、NaNO2、重络酸钠或亚氯酸钠。
所述碱性溶液可用NaOH水溶液。
定容后的溶液体积为粘胶体积的0.5%~10%。
本发明色浆浓度为0.005%~10%;含碱2~6%。
本发明所述色浆配制中包括的装置有染液调配罐、染液储罐、碾磨机、染液过滤机、染液过滤泵、循环泵、变频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本发明由于在染料中加入氧化剂,可实现后期即纺练过程的氧化反应,使染色粘胶中的染液中的染料分子被氧化析出,均匀分布在纤维内部,与纤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由此保证了纺前还原、纺练氧化显色的生产要求。
并通过对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加入量的控制、色浆溶液与粘胶体积比的控制、色浆浓度的控制使得氧化还原过程得到保障,保证了纺练显色过程和最终固色。
本发明打破传统普通粘胶纤维纺前着色后期染整加工的传统工艺,直接生产出有色粘胶纤维,可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并具备如下优点:
1、实现单丝染色,染色均匀,提高有色丝条的色牢度,色亮度,丰富色彩品种,达到绣花线的使用标准;
2、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方便,后续加工无污染,保护环境;
3、染色品质满足市场要求,色泽艳丽、染色均匀、手感舒适、应用广泛。
4、可实现工艺化大生产,可纺性好,生产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画面分割器及其编辑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元杂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