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6937.2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申哲民;孙华;向飞;雷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深度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用于废水治理,属于环保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难处理的有机废水,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氮、磷和种类繁多的重金属类物质。水质特点为:(1)水质复杂,不仅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污染物,还含有氨氮和多种重金属离子(2)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高。渗滤液的处理难度大。
目前,国内外填埋场应用的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蒸发处理技术及上述技术的各种组合形式等。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厌氧生物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活性污泥法、氧化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曝气氧化塘等技术。通常生物处理和土地处理成本低,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污染物仍较高,废水残余COD在300-2000mg/L之间,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膜处理技术和蒸发处理技术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化学氧化法可以分解渗滤液中难降解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有双氧水、臭氧、氯和氯化物。由于化学氧化法操作简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生成的不完全氧化产物毒性会增大,有机物完全氧化则需要化学药剂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出水的有机物残留量,降低化学氧化药剂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首先采用双氧水或臭氧为氧化剂,加入到垃圾渗滤液中发生氧化反应,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降解生成含有羧基、羰基、羟基的有机中间产物,然后加入含钙或钡元素的络合剂与有机中间产物结合反应,并调节垃圾渗滤液的pH值至碱性条件下沉淀,使垃圾渗滤液得到深度净化。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为:
在COD残留浓度为300~2000mg/L的垃圾渗滤液中,按照100-1000g/m3的浓度加入双氧水,或按照10~300g/m3的浓度通入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时间控制在15min~24hr。在氧化后的垃圾渗滤液中加入500~5000g/m3的含钙或钡元素的络合剂,并将垃圾渗滤液的pH值调节到8.5~11,去除沉淀物后,垃圾渗滤液的COD可降低到180mg/L以下。
本发明所述的含钙或钡元素的络合剂包括CaO、Ca(OH)2、Ba(OH)2、CaCl2、BaCl2等。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采用化学氧化和络合沉淀组合的处理方式,既能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又能降低出水的有机物残留量,降低化学氧化药剂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COD残留浓度为300mg/L的垃圾渗滤液中,按照100g/m3的浓度加入H2O2进行氧化反应,反应24小时。在氧化后的垃圾渗滤液中加入500g/m3的Ba(OH)2,并将垃圾渗滤液的pH值调节到10,去除沉淀物后,垃圾渗滤液的COD可降低到160mg/L以下。
实施例2
在COD残留浓度为2000mg/L的垃圾渗滤液中,按照300g/m3的浓度通入O3反应120min进行氧化处理。在氧化后的垃圾渗滤液中加入5000g/m3的Ca(OH)2,并将垃圾渗滤液的pH值调节到11,垃圾渗滤液沉淀后COD可降低到180mg/L。
实施例3
在COD残留浓度为300mg/L的垃圾渗滤液中,按照10g/m3的浓度通入臭氧反应15min进行氧化处理。在氧化后的垃圾渗滤液中加入1000g/m3的CaO,并将垃圾渗滤液的pH值调节到8.5,垃圾渗滤液沉淀后COD可降低到175mg/L。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自耗电弧炉坩埚
- 下一篇:遥控信息显示系统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