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类外套膜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46307.5 申请日: 2007-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1157723A 公开(公告)日: 2008-04-09
发明(设计)人: 刘承初;周海燕;王金余;李应森;李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水产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35 分类号: C07K14/435;C07K1/14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粉宝
地址: 20009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贝类 外套膜 胶原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外套膜胶原蛋白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尤其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骨、软骨、牙齿、肌腱、韧带和血管中,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是结缔组织极重要的蛋白结构,起着支撑器官、保护肌体的功能。目前,胶原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容化妆品、人工皮肤、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材料和食品保健等方面。工业生产中的胶原蛋白主要来源于牛皮、猪皮和骨骼中。由于疯牛病和口蹄疫等传染病的发生,利用牛皮、猪皮提取胶原蛋白已使人们对牲畜胶原制品安全性产生疑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新的提取胶原蛋白的原料愈来愈迫切。水产动物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很大开发利用潜力。

目前国内对胶原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鳞、鱼皮、海蜇、海洋空肠生物等,已公开的专利主要有“未变性鱼鳞胶原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948411A])、“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脱脂脱灰工艺”(公开号[CN1800216A])、“鱼鳞胶原蛋白的生产方法”(公开号[CN1628540A])、“一种从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方法”(公开号[CN1888075A])、“鱼鳞胶原蛋白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CN1986828A])、“一种鱼鳞胶原蛋白生产工艺”(公开号[CN1775950A])、“II型胶原蛋白复合物制备工艺”(公开号[CN1721546A])、“海蜇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803836A])等,但还未见贝类动物胶原蛋白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及研究报道。

据调查,目前全国育珠面积已超过85万亩,年接种珠蚌约5亿~8亿只。随着我国淡水珍珠产量的逐年增加,采珠后蚌废弃物的产量也在增加,每年采珠后我国约有3万吨的蚌废弃物产生,其中软体部分的废弃物约达到1.2万吨,废弃物中只有不到0.1%的部分得到了开发利用,除加工成低附加值的饲料外,往往都被丢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做不但对环境遭成了重大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更加剧了现今珍珠产业的负担。经我们研究,蚌外套膜中蛋白质含量约占总干物质的50%,其中近一半为胶原蛋白,因此回收蚌外套膜中的胶原蛋白,不但可以把采珠后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胶原蛋白原料,同时还保护了环境,提高珍珠产业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贝类外套膜胶原蛋白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动物胶原蛋白,所述胶原蛋白从贝类的外套膜中提取,呈白色、絮状、无腥味,其α肽链的分子量为430KD,变性温度31℃,特征粘度11.2dL/g,每1000个氨基酸残基中含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分别为265、88、56。

另一方面,上述对胶原蛋白进行提取回收的方法具体实施如下:

a)清洗贝类外套膜;

b)均质:加入1~20倍体积的含0.1~5%磷酸盐的洗出液,捣碎均质后,再搅拌处理0.5h~10h;

c)去除杂蛋白:离心,5000~10000g,10~30min,去除上清液;

d)重复进行步骤b和c操作1~3次;

e)抽提胶原蛋白:步骤d)所得沉淀加入1~20倍体积0.5M弱酸,5~15℃下提取2~72h;

f)盐析:离心取上清液,加入1~5M中性盐使胶原蛋白在该体系中沉淀出来;

g)透析、干燥。

其工艺流程如下:

所述贝类可为马氏珍珠贝、白碟贝黑碟贝、企鹅贝、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池碟蚌或背角无齿蚌中之一或组合。

所述贝类的外套膜,可为新鲜原料或经过低温保藏处理的冷冻原料及其捣碎原料。

所述所用水可以为蒸馏水、纯净水,最好为去离子水。

上述0.1~5%(w/v)磷酸盐溶液洗出液优选磷酸氢二钠。

所述的抽出液为0.1-0.5M弱酸可以为醋酸、柠檬酸和乳酸等,以醋酸为最佳,可添加或不添加各种来源的酸性蛋白酶。

所述的中性盐可采用KCl、NaCl等。

所述干燥方法最好用真空干燥以及冷冻干燥,以避免蛋白质变性,影响其功能特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产大学,未经上海水产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