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845.0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魁;许峰;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皓月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皓月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C4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5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塑料制品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城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 造工艺。
背景技术
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现有制造工艺流程有以下五个步骤:
1、放置嵌件;2、合模;3、注胶;4、开模;5、取产品。
此工艺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1)放置嵌件时易放不到位而出现次品或 废品;2)嵌件因合模时的振动脱出而出现次品或废品。针对此问题,在塑 料行业采用的方案有两种:一是模具上设计定位顶杆,二是对导磁性材料 的嵌件采用磁铁吸附定位。但此两种方案有局限性:小尺寸产品的模具无 法设计定位顶杆,非导磁性材料的嵌件无法采用磁铁吸附定位。针对具有 非导磁性材料的嵌件的小尺寸塑料制品目前所有生产厂家均是采用人工筛 选将不合格品挑出报废,造成材料、人工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导磁性材料的嵌件(同样适用于导磁性 材料嵌件)的小尺寸塑料制品的制造加工工艺,解决现有制造加工工艺中 因放置嵌件时易放不到位及嵌件因合模时的振动脱出而出现次品或废品的 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它包括放置嵌件时,嵌件如出现 放置不到位,设备能够自动调整至嵌件到位;生产操作过程合模时防止嵌 件因振动脱出。具体流程有以下八个步骤:
1、放置嵌件;2、抽真空;3、合模;4、注胶;5、抽真空延时关闭; 6、进一步注胶;7、开模;8、取产品。
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在“放置嵌件”与“合模”之间 增加“抽真空”过程,嵌件如出现放置不到位,在负压下嵌件自动被吸附 到位,解决嵌件放置不到位;继续抽真空,然后“合模”、“注胶”,“注胶” 开始后,根据产品特点及设备特点调整抽真空延时时间,关闭真空并继续 注胶,注胶完成后开模取出产品。
所述的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注塑加 工过程增加抽真空工艺,解决嵌件放置不到位及防止合模时嵌件因振动脱 出。
所述的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注胶过 程能够根据产品及设备特点对抽真空时间进行调整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造加工工艺中嵌件因放置不到位及嵌件因合模时 的振动脱出而出现次品或废品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材料损耗 及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注塑模具上模;
2-注塑模具下模;
3-嵌件;
4-注塑模具下模上放置嵌件的嵌件凹洞;
5-通孔;
6-真空泵;
7-真空罐;
8-连接管道;
9-真空延时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嵌件的塑料制品的制造工艺。如图2所示:它 包括在注塑模具的下模2放置嵌件的洞4中开一通孔5,通孔通过管道8与 真空泵6或真空罐7连接,在真空管道8上装有真空延时控制阀9进行延 时控制抽真空的时间。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注塑加工过程增加抽真空工艺,解决嵌件放置不 到位及防止合模时嵌件因振动脱出,在注胶过程能够根据产品及设备特点 对抽真空时间进行调整控制。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 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 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皓月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皓月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皓月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皓月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