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3016.0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亮;蔡世光;纪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4 | 分类号: | H04Q7/34;H04M3/22;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手机 自动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的方法和系 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终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终端产品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 越复杂,推出频率起来越快,导致研发周期缩短、研发任务增加。在手机研发 过程中,研发测试关系着研发周期的长短及手机质量的好坏,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工作。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提高手机测试的效率,减少 测试成本。然而目前的手机测试主要还是靠人工进行,手机测试的自动化程度 很低,一般的手机测试都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过长时间的测试,进行 大量的测试案例,才能发现手机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有测试方法中有太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个测试项目,由于 测试人员不同,从而可能造成测试结果的不一致。另外,由于大部分情况下手 机测试项目相同,手机测试在很多情况下进行的是完全相同的工作,过多的重 复性劳动占用了大量的测试时间,从而手机测试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机测试效率低、测试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的方法,包括:
编辑测试手机故障的测试案例;所述测试案例格式包括TCS格式;
按照预置的格式将编辑完成的测试案例转换成中间事件文件;所述中间事 件文件的格式包括EVT格式;
将所述中间事件文件转换成手机能够执行的二进制格式的测试案例文件; 所述测试案例文件的格式包括BIN格式;
将转换后的测试案例文件从计算机传输至待测试手机;
待测手机独立执行测试案例文件,进行手机测试;
反馈手机测试过程中的手机运行数据信息,从而判断手机故障;所述手机 运行数据信息通过串行通讯端口传输至计算机或保存在手机中的移动存储介 质中。
优选的,转换后的测试案例文件通过串行通讯端口传输至待测试手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的系统,包括:
测试案例编辑单元,用于编辑测试手机故障的测试案例;所述测试案例格 式的包括TCS格式;
测试案例转换单元,读取测试案例编辑单元编辑的测试案例,按照预置的 格式先将读取到的测试案例转换成中间事件文件,再将所述中间事件文件转换 成手机能够执行的测试案例文件;所述中间时间文件的格式包括EVT格式, 所述测试案例文件的格式包括二进制BIN格式;
传输单元,将手机能够执行的测试案例文件传输至待测试手机;
运行测试单元,手机接收到测试案例文件并接收到执行命令时,独立执行 测试案例文件,进行手机测试;
信息反馈单元,用于反馈测试过程中的手机运行数据信息;所述手机运行 数据信息通过串行通讯端口传输至计算机或保存在手机中的移动存储介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是将按照一定语法规则设计的测试案例文件,转换成手机可执行的 测试案例文件,然后让手机自动执行,从而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手 机测试的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可以让手机长时间不间断的运行, 从而能更有效的找出手机的故障。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方法设计案例灵活多变, 它可以测试手机的单个模块,也可以混合多个模块来测试,测试案例的不同设 计能实现不同的测试目的。还可以辅助软件测试工程师做白手套测试(White Glove Test)。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方法中从TCS文件转换成 EVT文件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方法中从EVT文件转换成 BIN文件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实现手机自动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101、编辑测试手机故障的测试案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纱锭翼加捻器
- 下一篇:高原抽油机减速箱输入轴密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