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型叶片式液压摆动马达壳体与定叶片连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1976.3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峰;王旭永;苏建红;赵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C4/00 | 分类号: | F03C4/00;F01C9/00;F01C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型 叶片 液压 摆动 马达 壳体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分体型叶片式液压摆动马达壳体与定叶片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分体型叶片式液压摆动马达零部件加工方便,运动性能优异,与电液伺服阀配合可用作高性能运动伺服系统的执行机构,在飞行仿真转台、负载模拟器等实验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液压马达整体壳轴组件的加工与测量》(电子机械工程,1999,79(3):55-57)中提到:分体型叶片式液压摆动马达可以采用轴销螺纹连接,在壳体上加工带沉头的销孔,在定子上加工底端带螺纹的销孔,用带销的螺钉将定子与壳体连接在一起;但由于工作过程中切应力的影响,出现了螺钉折断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还发现上述文献中轴销螺纹连接的另一个问题:定子与壳体、螺钉与壳体间存在缝隙,马达工作时油液沿上述缝隙形成外泄漏,必须附加额外的密封结构防止外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型叶片式液压摆动马达壳体与定叶片连接方法,使其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与刚度,同时满足连接结构无外泄漏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壳体内圆柱面与定叶片外圆柱表面贴合;
②用圆柱销插入由壳体内圆柱面的轴向半销孔与定叶片外圆柱表面轴向半销孔构成的完整圆柱销孔内;
③在定叶片上左螺纹孔底部放置左弹簧,在壳体上左通孔的沉头座上放置左组合密封垫,将左内六角螺钉穿过左组合密封垫、左通孔并旋入定叶片上的左螺纹孔内,左内六角螺钉头部下端面将左组合密封垫紧压在壳体上左通孔的沉头座上,左内六角螺钉尾部压缩左弹簧产生弹力;
④在定叶片上右螺纹孔底部放置右弹簧,在壳体上右通孔的沉头座上放置右组合密封垫,将右内六角螺钉穿过右组合密封垫、壳体上右通孔并旋入定叶片上的右螺纹孔内,右内六角螺钉头部下端面将右组合密封垫紧压在壳体上右通孔的沉头座上,右内六角螺钉尾部压缩右弹簧产生弹力,壳体与定叶片的连接完成。
所述的壳体为环形筒状结构,其内圆柱面沿轴向加工有半圆柱销孔,半圆柱销孔两侧的壳体上加工有带沉头座的左通孔与右通孔。左通孔与右通孔外侧分别加工有左油口与右油口。
所述的定叶片为环扇形结构,其外圆柱面沿轴向加工有半圆柱销孔,半圆柱销孔两侧加工有左螺纹孔与右螺纹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圆柱销插入由定叶片外圆柱表面轴向半销孔与壳体内圆柱面的轴向半销孔构成的完整圆柱销孔内,固定壳体与定叶片之间的周向相对位置;圆柱销承担马达运动过程中的主要切应力,从而降低左螺钉、右螺钉被切断的风险。2)左(右)螺钉头部下端面将左(右)组合密封垫压在壳体左(右)通孔的沉头座上,左(右)螺钉底部压缩左(右)螺纹孔内的左(右)弹簧,同时实现了防止油液外泄漏和防止螺钉松动两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分体型叶片式液压摆动马达壳体与定叶片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定叶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①将壳体1内圆柱面与定叶片2外圆柱表面贴合。
②用圆柱销3插入由壳体1内圆柱面的轴向半销孔10与定叶片2外圆柱表面轴向半销孔15构成的完整圆柱销孔内。
③将左弹簧4置于定叶片2上左螺纹孔16底部,将左组合密封垫6放在壳体1上左通孔11的沉头座上,左内六角螺钉5穿过左组合密封垫6、左通孔11,旋入定叶片2上的左螺纹孔16内,左内六角螺钉5头部下端面将左组合密封垫6紧压在壳体1上左通孔11的沉头座上,左内六角螺钉5尾部压缩左弹簧4产生弹力。
④将右弹簧7置于定叶片2上右螺纹孔17底部,将右组合密封垫9放在壳体1上右通孔12的沉头座上,右内六角螺钉8穿过右组合密封垫9、壳体1上右通孔12,旋入定叶片2上的右螺纹孔17内,右内六角螺钉8头部下端面将右组合密封垫9紧压在壳体1上右通孔12的沉头座上,右内六角螺钉8尾部压缩右弹簧7产生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踏板往复式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氢氧化铝污泥生产铝铁复合净水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