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帕尼培南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1209.2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沈裕辉;袁哲东;朱雪焱;刘相奎;杨玉雷;王强;俞雄;胡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77/14 | 分类号: | C07D47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帕尼培南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化合物帕尼培南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帕尼培南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其化学名称为:(5R,6S)-6-[(1R)-1-羟乙基]-3-[[(3S)-1-(1-亚胺乙基)-3-吡咯烷基]-硫代]-7-氧代-1-氮杂二环[3.2.0]-庚-2-烯-2-羧酸。帕尼培南具有一般碳氢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活性,抗菌谱广,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似。对金葡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优于亚胺培南,对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阴沟肠杆菌、吲哚阳性与阴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类杆菌的活性与亚胺培南相同或稍强,是唯一一个儿童适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目前,帕尼培南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脱保护基,再在吡咯环上接官能团,如文献和专利(J.Antibiot,36,1034-1039,1983、JP5913757、EP0161546)报道的方法。另一种是最后去除保护基,如专利(JP5913757、EP0161546)披露的方法。两种方法均需用到树脂脱盐纯化,大量的洗脱液需浓缩后冷冻干燥。碳青霉烯类化合物的溶液极不稳定,浓缩过程中易部分降解,操作繁琐,收率不高,不易放大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新的合成化合物帕尼培南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有机溶剂中,在有机碱的存在下,将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如式II所示的氯磷酸酯反应;
(2)加入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经反应制得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
(3)在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以含钯的化合物为催化剂,在保护基受体的存在下,将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进行脱保护反应,即可;
其中,R为烯丙基或有取代的烯丙基,R′为甲基、乙基或苯基。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较佳的选自惰性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丙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或乙腈;反应的温度较佳的为-10℃~40℃;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为0.5~24小时;所述的有机碱较佳的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乙胺或二异丙胺;有机碱和氯磷酸酯的用量分别都可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摩尔量的1至2倍;有机碱在步骤(1)中加入量不足1倍时,还可在步骤(2)中补加。
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较佳的为-10℃~40℃;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为0.5~24小时;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用量可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摩尔量的1至2倍。
步骤(3)中,所述的含钯的化合物可选自含钯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较佳的如醋酸钯、硝酸钯、氯化钯、双三苯基磷氯化钯或四三苯基磷钯;含钯的化合物的用量较佳的为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的0.5~50%;所述的保护基受体较佳的为吗啉、二甲基环己二酮、N,N-二甲基巴比土酸、三丁基氢化锡、2-乙基己酸或己酸;保护基受体的用量较佳的为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量的0.75~3倍;所述的有机溶剂较佳的选自叔丁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醇和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反应的温度较佳的为-10℃~40℃;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为0.5~24小时。
本发明中,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参见专利US4382949,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参见专利JP6084258。本发明其他所用试剂及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不需树脂纯化和特殊设备,所得到产品纯度高,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氮气保护,在1L反应瓶中,将式I化合物(R为烯丙基,20g,79.05mmol)溶于乙腈775ml,-10℃下,滴加二异丙基乙基胺15.1ml,5min滴毕,再滴加氯磷酸二苯酯17.6ml,15min滴毕,30min后再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15.1ml,式III化合物(R为烯丙基,19.4g,85.3mmol),6小时后,倾入800ml乙酸乙酯,800ml食盐水,分液,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残液加40ml乙酸乙酯,抽滤,得20.1g类白色固体式IV化合物(R为烯丙基),收率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