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一种集装箱落箱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772.8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卢耀祖;刘刚;张氢;秦仙蓉;邱惠清;归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集装箱 自动化 码头 一种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用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一种集装箱落箱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科研项目:高效智能型立体装卸集装箱码头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06DZ11202)。与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经济型高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堆场系统,遇到的一个难题是由于小车高速运行而带来的高精确定位问题。由于自动化码头要实现高效率、全天候、无人化运行,任何环节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系统。为适应自行式轨道桥电动平板小车高速运行、高精度定位的要求,采用两步制动方式,首先,进行变频器反接使小车减速,当速度降低到预设值时,再切断变频器电源,同时,电力液压推动器立即抱闸制动,实现小车定位。
该装卸系统存在不足之处为:(1)轮轨附着系数很低时,易引起电动小车车轮抱死打滑,抱闸制动失控,使定位精度达不到要求;(2)大风等干扰因素将会引起集装箱过度摇摆;(3)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变频调速控制精度、抱闸机构工作效能、控制参数设置等影响因素,也会带来定位误差。一旦这些情况出现,就会带来对箱和落箱困难,目前,已有的引导落箱的固定式楔块设计不能适应全天候自动化码头的要求。因此,研究一种能在落箱发生困难时起作用,保证自动化码头安全运行的用于自动化码头的集装箱落箱定位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合轨道附着系数很低或者防摇效果差的条件下,保证电动小车高速安全运行的可用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一种集装箱落箱定位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可用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一种集装箱落箱定位装置,由扩展底板3、电动推杆4、楔块5、缓冲块6、传动连杆、垫圈式力传感器20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推杆4、楔块5、缓冲块6、传动连杆均位于扩展底板3上方,传动连杆由长连杆7和短连杆8组成,长连杆7与短连杆8通过销轴18连接;楔块5一端通过铰链13连接扩展底板3,楔块5一侧设有缓冲块6,缓冲块6通过橡胶垫块10连接扩展底板3;电动推杆4一端通过球铰16吊耳连接扩展底板3,电动推杆4另一端连接销轴18,传动连杆的长连杆7一端连接销轴18,另一端通过球铰吊耳16连接楔块5,传动连杆的短连杆8另一端通过球铰吊耳16连接扩展底板3;橡胶垫块10内设垫圈式力传感器20。
本发明中,橡胶垫块10底部开有传感器走线槽22,橡胶垫块10通过双头螺柱14依次连接垫圈式力传感器、缓冲块6。
本发明中,垫圈式力传感器20的输出线连接模拟量输入模块。
本发明中,电动推杆4设有可转动推杆头19,可转动推杆头19连接销轴18。
本发明中,电动推杆4连接电机15。
本发明中,与长连杆7和短连杆8相连的销轴18两端设有开口销17。
本发明中,扩展底板3内侧边缘通过螺栓12固定于电动小车1的四周,扩展底板3底部通过三角形支撑架11连接电动小车1。
本发明中,楔块5与长连杆7相连的一侧呈斜面。斜面作用是减少集装箱的晃动,并且强制集装箱沿斜面进入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装置扩展底板3通过螺栓12固定于电动小车1的四周,扩展底板3底部通过三角形支撑架11连接电动小车1;分别将各扩展底板3上的电机15、缓冲块6下方的垫圈式力传感器20编组,每组形成单独控制电路。电动推杆4做伸缩动作,带动长连杆7和短连杆8,进而实现楔块5以铰链13为圆心的转动。设置电动推杆4的行程,使电动推杆4处于最大行程时,楔块5的下平面处与水平状态(下面称为“闭合状态”),此时与其它固定楔块2处于相同姿态;电动推杆4处于最小行程时,楔块5转动至贴合于缓冲块6斜面上(下面称为“打开状态”),避免电动推杆4和传动连杆长连杆7、短连杆8受到集装箱落箱冲击的影响。
电动推杆4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作。通常,它们都处于打开状态。当位于任意一个缓冲块6下方的垫圈式力传感器20产生受冲击力的信号时,表明该处落箱有困难,PLC给出信号,使该处电动推杆4动作,迅速纠正集装箱落箱。电动推杆4达到最大行程后,等待2秒收缩,使可转动楔块5恢复打开状态,直到下一次缓冲块6下方的垫圈式力传感器20再次接收到冲击力信号,否则,可转动楔块5将保持打开状态。
设计时可转动楔块5位于扩展底板3上,且与已有的固定楔块2相比,远离平板小车1的中心部位,这样就避免提箱时可转动楔块5下部间隙与提箱过程的相互影响。另外,根据设计需要,将原有的固定式楔块2的高度缩短,使其顶部位置低于楔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轮式电动汽油泵泵体
- 下一篇:一种产朊假丝酵母自溶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