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读端口寄存器文件级驱动位单元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331.9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0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民选;贺鹏;李少青;陈吉华;赵振宇;陈怒兴;马剑武;徐炜遐;乐大珩;孙岩;刘婷;董兰飞;唐世民;何小威;刘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7/22 | 分类号: | G11C7/2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73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正街47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 寄存器 文件 驱动 单元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微处理器中寄存器文件和多端口SRAM的位单元电路结构领域,特指一种多读端口寄存器文件级驱动位单元电路。
背景技术
寄存器文件是微处理器中用于存放操作数和运算中间结果的部件,处于存储层次的最高一层,与运算部件距离最近,相对存储层次中的其他部件,它容量最小、速度最快;寄存器文件的使用减少了运算部件对主存的访问次数、提高了运算速度。它作为CPU内核的关键部件,不可缺少,性能越高的微处理器对它的需求和依赖越重。数据寄存器文件作为寄存器文件中的一种,处于数据通路上,其访问速度直接决定了处理器性能。
当前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下,微处理器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体系结构的改进,随着CPU对指令的前瞻性推测执行、指令的显式并行执行、前瞻多线程、同时多线程等技术的应用,致使在ILP和IPC不断提高的同时,流水线数目和指令窗口也在不断增大,这些都导致了使用的寄存器规模在不断增大。同时为了在一个周期内给不断增多的运算部件提供数据和存储结果,寄存器文件的读写端口数也在不断增多。大规模、多端口寄存器文件往往很难具有很快的读写访问速度,逐渐成为了高性能微处理器设计中的瓶颈。
据报道,1986年以前,微处理器性能平均每年提高35%,1987年以后,微处理器性能平均每年提高55%,而对于存储器,若以1980年的64KB DRAM为基准,那么它每3年才能更新换代一次,访问延迟每年只有7%的性能增长。当前存储器的性能已经和微处理器不相匹配了,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增大。
由此可见对于大规模、多端口寄存器文件进行高速设计至关重要。
要实现寄存器文件的高速设计,对完成读、写、存功能的核心位单元进行优化就成了关键问题,设计良好的位单元电路,一方面可以减小读写译码的负载;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对同一字进行多读端口同时读出的良好驱动力。
微处理器中使用到的寄存器文件常用的位单元设计方法如下:
1、采用类似于SRAM的双端读写位单元电路,如果不使用读写共享,则每增加一个读出或者写入端口,相应的存储体上就要增加两个读出或者写入管,图1是两读一写端口的双端读写位单元电路。
图中PMOS管P1,P2和NMOS管N1,N2构成存储核心单元,NMOS管Nr0,Nr1和Nw0分别为两个读数据选通管,和写数据选通管。RE0为第0读端口使能信号,RE1为第1读端口使能信号;RD0为第0读端口读出信号,RD0_NOT为第0读端口读出信号取反值,RD1为第1读端口读出信号,RD1_NOT为第1读端口读出信号取反值;WE0为第0写端口使能信号,WD0为第0写端口写入信号,WD0_NOT为第0写端口写入信号取反值。
采用这样的存储位单元结构,随着寄存器文件向着大规模、多端口方向发展,一方面大规模的发展趋势将引起读出管驱动的负载加大,这可能需要增大读出管尺寸,另一方面,读出端口数目也在不断增多;而在核心位单元中存在着如下驱动链关系:读写译码器分别驱动读出和写入管、读出管驱动读出负载、存储体驱动读出管、写入管驱动存储体。这样为了保持性能不降低,需要依次增大存储体、写入管、读写译码单元尺寸,一方面致使版图实现不利,另一方面增大了寄存器文件输入地址信号、写数据信号、时钟信号和读写使能信号的负载,对全局电路实现不利。
2、采用寄存器文件通常使用的单端读写核心位单元结构,如图2所示,
与双端读写单元不同,这种三态位单元结构在进行读出操作时,三态存储体反馈存值,保证读出;在进行写入操作时,使能信号EN将NMOS管N3关断,从而关断三态存储体,完成无竞争的写入操作。因此,这种三态位单元结构读和写都只需要对一端操作即可完成,当需要增加读写端口时,每个端口只需要增加一个读出管或者写入管,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大大减小版图面积,但是也存在着通常设计结构1中所说的驱动链问题,引起相同的设计不利因素。因此需要对包含读写存功能的核心位单元进行改进,弱化驱动链问题带来的不利因素,利用驱动链有利的一面,减小尺寸逐增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能够减小核心单元的驱动负载,从而有利于减小核心单元的面积,同时保证数据被正确读出的多读端口寄存器文件级驱动位单元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锯缘青蟹亲体人工培养抱卵技术
- 下一篇:含碘榨菜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