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呼出气体CO2分压监测估算动脉血CO2分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33039.3 申请日: 2007-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1214151A 公开(公告)日: 2008-07-09
发明(设计)人: 陈荣昌;李德容;郑则广;罗群;李寅环;钟南山;田联房;魏栋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B5/145 分类号: A61B5/145;G06F17/00;G01N33/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000***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呼出 气体 co sub 监测 估算 动脉血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临床呼吸监测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呼出气体CO2分压监测估算动脉血CO2分压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随着COPD的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及肺血管的异常等减少了肺气体交换容量,产生低氧血症,以后可出现高呼吸型酸血症。血气分析检查对COPD急发及晚期病人十分重要。但其操作的有创性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其结果欠缺快速性和直观性,并且不能实现适时动态监测。

无创的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地方便了临床医疗的工作。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O2 pressure,PETCO2)作为重要的无创呼吸监护指标亦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通常是指潮气呼气末呼出气的二氧化碳分压。这部分气体主要来源于肺泡,所以PETCO2主要反映所有通气的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平均值。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由体循环静脉血经肺动脉弥散到肺泡气,而后随呼气排出。其弥散方向取决于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高低。正常生理时,组织细胞内PCO2的最高,一般不致>10.9~13.3kPa,混合静脉血和肺动脉血PCO2的一般<8.0kPa,后者在与肺泡气弥散平衡的历程中,最后PA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O2 Pressure,PaCO2)常常几乎相等。每个肺泡的PACO2不一样,血流少,通气多的PACO2较低;而通气少,血流多的PACO2相应较高。PaCO2反映有血流灌注的PACO2平均值。正常人,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的血液的PCO2达到充分平衡,所以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非常接近,PETCO2≈PACO2≈PaCO2,为5.1±0.2kPa。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心肺功能正常的病人,只要不产生肺泡死腔增大,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则PETCO2与PaCO2密切相关,临床以PETCO2来估计PaCO2,从而达到无创监测PaCO2的目的。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与肺血流(V/Q)失调及分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影响气体弥散的各项因素,包括无效腔量/潮气量(VD/VT)、通气/血流比(V/Q)、右到左分流(Qs/Qt)以及肺顺应性等,均影响PACO2与PaCO2之间的梯度(A-aDCO2)。在正常人,呼出气CO2曲线可分为I、II、III三个部分(参阅图16中所示):第一部分是吸气末解剖死腔(包括检测仪器的机械死腔)内的气体,不含的CO2,组成呼出气初期二氧化碳分压(PaCO2)接近0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死腔与肺泡气的混和气体,此时PaCO2急剧上升,形成陡直升高的斜坡;第三部分是肺泡CO2,其变化甚小,PCO2形成平段,正常人基本与PaCO2相重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第三部分PCO2不形成平段,(参阅图17中所示,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衰患者),同样分为I、II、III三个部分,由图17可见,在有呼吸衰竭的COPD病人中,PETCO2往往低估PaCO2水平,影响其临床上的应用。在我们的实验中发现:COPD患者,特别是有CO2潴留的COPD患者,其呼出气PCO2随着呼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早期呼出气PCO2低于PaCO2,而延长呼气后期呼出气PCO2有可能超过PaCO2。这与我们的预实验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未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3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