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鹿角蕨的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0592.1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之林;段俊;吴坤林;郑枫;曾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12N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伟健 |
地址: | 51065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鹿角 无菌 孢子 萌发 试管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鹿角蕨的繁殖栽培方法,具体来说涉及采用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育苗繁殖栽培鹿角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鹿角蕨又名麇角蕨、蝙蝠蕨、鹿角羊齿等,水龙骨科鹿角蕨属(Platycerium)植物,是观赏蕨中姿态最为奇特的一类,属于附生性观赏蕨。鹿角蕨的叶有二型,营养叶较小,呈圆形、椭圆形或扇形,密贴于附生物之上,孢子叶形状十分别致,形似梅花鹿角,叶面密被毛绒,新生时为嫩绿色,成熟时转为浅褐色,十分逗人喜爱。鹿角蕨在欧美的公园、植物园、商店、居室、窗台等地方的装饰和布置十分流行,是室内观叶植物中珍贵稀有的精品,特别是室内立体绿化的好材料。若将鹿角蕨贴生于古老枯木或装饰于吊盆,可点缀书房、卧室、客室和窗台,若作悬吊式或镶挂式布置,雅致而充满异国风情,更添自然景趣。鹿角蕨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8种,原产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中,大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我国仅重裂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一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目前,我国在大力引进国外各贵花卉的同时,已开始对其它鹿角蕨品种的引进,并进行了开发利用,已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鹿角蕨的繁殖可采用分株和孢子播种繁殖,但分株繁殖速度慢,繁殖系数低。目前,国内、外未见对其进行大规模组织培养生产和专利申请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简单而快速的鹿角蕨繁殖方法。
本发明采用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成苗能成功地进行鹿角蕨的快速繁殖,培养基成分独特、简单,繁殖方法新颖、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鹿角蕨繁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孢子无菌萌发:采集健壮生长的鹿角蕨(Platycerium)叶背的成熟孢子用70%~75%酒精浸泡10~30s,取出置于0.1%~0.2%升汞溶液或1%~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min,无菌水洗后,接种到孢子萌发培养基上;在(25±1)℃先暗培养2~3周,然后8~12h/天、1500~2000 1x光照下,培养形成原叶体,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5~1g,椰子乳50~150mL,赤霉素0.1~0.5mg,琼脂5~7g,其余为MS;
(2)配子体生长培养:将步骤(1)的原叶体转入配子体生长培养基,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下培养,形成丛生叶状的配子体,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水解酪蛋白0.1~0.3g,6-苄基嘌呤0.2~1.0mg,萘乙酸0.1~0.5mg,琼脂5~7g,其余为MS;
(3)授精形成合子:将步骤(2)的丛生的叶状的配子体先接种到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上,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50~100r/min振荡培养2~3天,再将液体培养过的叶状体接种到固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长出2倍体的孢子体植株,所述的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5~1g,椰子乳50~150mL,赤霉素0.1~0.5mg,其余为MS,所述的固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水解酪蛋白0.1~0.3g,6-苄基嘌呤0.2~1.0mg,萘乙酸0.1~0.5mg,琼脂5~7g,其余为MS;
(4)孢子体增殖培养:将步骤(3)中的孢子体小植株接种到绿球体诱导增殖培养基上,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培养,在植株基部诱导形成绿球体,这些绿球体在与上述相同的培养基上增殖,并形成小植株,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椰子乳100~150mL,蛋白胨1~2g,6-苄基嘌呤0.2~1.0mg,琼脂5~7g,其余为MS;
(5)生根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小植株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培养,形成带根的健壮植株,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3~0.5mg,吲哚丁酸0.1~0.5mg,琼脂5~7g,其余为1/2MS,所述的1/2MS是将MS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其它成分不变组成的培养基;
(6)出瓶移栽:生根苗于70%~80%遮荫的自然光下炼苗5~7天,将其由培养瓶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栽培于水苔中,25~28℃,80%~90%遮荫,湿度60%~90%,保持通风,植株恢复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