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可水解鞣质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30116.X | 申请日: | 200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宏;吴少瑜;田中山中崇;文晓芸;刘中秋;岩田弘美;河野高畑勋;吴曙光;广濑小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H13/08 | 分类号: | C07H13/08;A61K31/7048;A61K36/18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 地址: | 51051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鞣质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咖啡酰基的吡喃葡萄糖类可水解鞣质。
背景技术
鞣质,又称为植物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复杂多元酚类化合物,其中可水解鞣质是酚酸与多元醇形成的酯或苷。
Zhi-hong Jiang和Yoko Hirose等人于2001年在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中发现了多种含有咖啡酰基和没食子酰基的吡喃葡萄糖类可水解鞣质,如:1-O-(E)-咖啡酰基-3-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该化合物是一种黄色无定形粉末,[α]D15-48.9°(c=0.8,MeOH),在鞣酸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没食子酸和1-O-(E)-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3-O-(E)-咖啡酰基-4-O-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该化合物是一种黄色无定形粉末,[α]D15-144.2°(c=0.7,MeOH),在鞣酸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没食子酸和3-O-(E)-咖啡酰基-D-吡喃葡萄糖[Caffeoyl,Coumaroyl,Galloyl,and Hexahydxydiphenoyl Glucoses from Balanophora japonica.Zhi-hongJiang,Yoko Hirose et.Chem.Pharm.Bull.49(7)887-892(2001)]。但上述文中没有公开这类化合物的用途,也未见其他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含有咖啡酰基的吡喃葡萄糖类可水解鞣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含有咖啡酰基的吡喃葡萄糖类可水解鞣质在制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新的含有咖啡酰基的新的吡喃葡萄糖类可水解鞣质是:
一种可水解鞣质,其分子结构为
该化合物从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日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可水解鞣质,为褐色无定型粉末,分子式C29H24O19K2,比旋光度[α]D16-47.7°(c=0.2,MeOH),是一种酰化葡萄糖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水解。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从蛇菰中提取获得:
(1)取蛇菰,切碎,在室温下用70%甲醇或乙醇浸泡24h,过滤,滤液减压除醇,得总提取物;
(2)总提取物用适量水稀释,然后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萃取,取水溶部分;
(3)将水溶部分先经MCI-gel CHP20P柱层析,用水和10%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
(4)步骤(3)所得的洗脱物经Chromatorex ODS,以水洗脱后以10~80%甲醇洗脱,收集40~80%甲醇洗脱液,减压回收甲醇,残渣加少许甲醇溶解;再上MCI-gel CHP20P,以水洗脱后以10~80%甲醇洗脱,收集40~80%甲醇洗脱液,减压回收甲醇,残渣加少许甲醇溶解;然后上Sephadex LH-20层析,以水洗脱后以10~80%甲醇洗脱,收集40~80%甲醇洗脱物,减压回收甲醇,残渣加少许甲醇溶解;最后经MCI-gel CHP 20P柱层析,用水洗脱后用10~80%甲醇洗脱,收集TLC上对FeCl3溶液显深蓝色斑点的流分,合并含单一斑点的柱层析的洗脱流分,即可。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可以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该药物由本发明可水解鞣质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本发明可水解鞣质的含量为5~20%(W/W)。
下面将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来证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
采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模型进行本发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检测。
1、实验方法:
1)HepG2细胞培养生长至指数生长期时,即以0.25%胰蛋白酶消化,1000×g离心3min,细胞沉淀以10%FBS的DMEM培养基调整至6×104个/ml,96孔培养板每孔接种190μl,置于37℃、5%CO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
2)每组设5个复孔,每孔中加入10μl本发明化合物,上述条件下继续培养48小时。实验重复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内胎轮圈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被覆膜和蒸镀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