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光手电筒以及反光镜镀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7825.2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清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清纯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手电筒 以及 反光镜 镀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电筒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提高聚光效果的聚 光手电筒以及该聚光手电筒中反光镜镀膜工艺。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照明工具。通常,手电筒包 括筒身、灯头以及位于筒身内的电池。灯头包括一个小灯泡以及一个 反光凹镜。该凹镜呈碗状,其内表面处理为光滑的镜面,小灯泡位于 反光镜的中心并位于凹镜的焦点位置。根据光学原理,当小灯泡开始 发光后,其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镜的反射后,将以近似平行的光线照射 出去。如图1所示,反光镜01内表面处理成光滑的镜面,小灯泡02 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反光镜01的镜面反射出去,另以部分光线直接 照射出去。我们可以看到,手电筒照射的区域中心会有一个较亮的光 亮区域03(由反射的光线形成)。通常该光亮区域03会形成光环, 由于光环的存在,导致了聚光效果的不理想。之所以产生光环效果, 这是因为,由于反光镜01的内表面是经过处理的光滑镜面,小灯泡 02产生的光线通过反光镜01发生镜面反射,在反光镜不同的截面(纬 线)上光线的反射角度是一致的,所以不同截面(纬线)上光线反射 后,经过远距离照射后,照射区域被放大,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直径环 形的光环。目前的手电筒都可以调节小灯泡的位置,通过旋转灯头将 小灯泡调整到反光镜的焦点位置,但是这虽然可提高光线的聚光效 果,但仍无法彻底消除光环的现象,导致手电筒的照明的区域内形成 较暗的光环区域,影响照明效果。
另外,见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8219028.8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 明书,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全反射高聚光手电筒。这种手电筒反光镜采 用的是由两个曲率半径不同的抛物面镜面构成。但是采用这种结构仍 然无法消除光环的的现象。
另一个方面,为了提高手电筒的反光效果,反光镜通常需要经 过镀膜处理。正是由于目前所采用的镀膜工艺仅仅为了提高膜的亮 度,所以导致手电筒照射的光亮会形成光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目前产品的不足,提 供一种可消除照射区域中的光环现象,提高聚光效果的手电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聚光手电筒中所采 用的反光镜镀膜工艺。采用该镀膜工艺的反光镜可提高手电筒的聚光 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聚光手电筒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 案:该手电筒主体的反光镜呈碗状,所述的发光镜的凹面表面呈非光 滑面的桔皮状。
所述的反光镜的内表面镀有一层膜,所述的桔皮状表面通过该镀 膜形成。
传统的手电筒都是一尽量采用光滑、亮度高的反光镜,以提高光 线的聚光、反射效果,但是,本发明突破传统手电筒的设计,将发光 镜的凹面处理成非光滑面的桔皮状。采用这种结构,首先本发明反光 镜的凹面仍然经过镜面处理,其不会影响光线的反射。其次,通过将 凹面处理成非光滑面的桔皮状以后,小灯泡产生的光线经过反光镜产 生一种漫反射,即反射的光线的反射角度不一致,相互参差不齐,这 样就彻底消除了光亮区域中的光环现象,同时反光镜反射出去的光线 不产生发散,令产品的聚光效果更加突出。
本发明中反光镜镀膜工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镀膜工艺包括 以下步骤:一、对反光镜除油、去污;二、将清漆均匀的涂布在反光 镜,然后焗干,令反光镜表面膜层形成桔皮状;三、将焗干后的反光 镜进行真空镀膜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采用的清漆为:丙烯酸清漆。
所述的丙烯酸清漆为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共聚树脂。
所述的丙烯酸清漆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与溶剂混合后 涂布在反光镜的表面。或者可采用分别涂布的方式,所述的丙烯酸清 漆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分别涂布在反光镜的表面,即首先在 反光镜的表面涂布甲基丙烯酸酯,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在涂布丙烯 酸酯,并进行干燥处理。
用丙烯酸清漆作为成膜的主要原料,这种清漆所形成的膜具有 较好的光亮度、硬度,附着力好,坚固耐磨。但是丙烯酸清漆容易在 成膜时容易产生桔皮现象,正好满足本发明的要求,以消除手电筒照 明光亮区域中的光环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目前普通手电筒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清纯,未经吴清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码设备
- 下一篇:利用变温热源的热声发动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