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材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7600.7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成;李进强;谢宇华;谢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材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对线材内部屏蔽层的屏蔽效果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电磁波的干扰,而电磁波的干扰对电子产品的影响很大,所以每个电子产品出厂前都需要先经过电磁干扰屏蔽性能的测试。但是线材类产品,长期以来,需要待线材两端进行组装端子后制作成成品,方能连接到测试装置对整体产品进行各种抗电磁干扰性能的测试。
如果在线材组装前就能针对线材本身的屏蔽性能进行测试,不仅可以掌握线材本身的质量,还能为后续线材产品的设计提供线材的屏蔽性能参考,便于事先做好对线材产品的分析和改善,也更利于对线材产品结构分析比较。所以,提供一种能直接对线材的屏蔽性能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线材产品组装前就直接对线材本身屏蔽层的屏蔽性能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材测试装置,该线材测试装置,可测试具有芯线、包覆于芯线外的屏蔽层及包覆屏蔽层的外被的被测线材的电磁屏蔽性能,该被测线材的芯线的一端和屏蔽层的两端都接地。该测试装置包括一信号接收器,该信号接收器具有一与被测线材的芯线的另一端连接的接收端及一输出端;及一狭长的包围被测线材的电磁发生器,该电磁发生器的一端与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发生器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被测线材放于一金属管内,将金属管一端与一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其次,将所述被测线材芯线的一端和屏蔽层的两端接地,将所述被测线材芯线的另一端与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端相连接;
接着,使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发出一电信号,使金属管表面的电荷发生变化,从而在金属管内形成电磁场;
然后,由信号接收器接收端接收芯线在金属管内形成的电磁场中的电磁感应信号;
最后,通过信号接收器分析线材内屏蔽层屏蔽电磁干扰的性能。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电磁发生器包围被测线材并且信号接收器使电磁发生器产生电磁场,从而可直接对线材内的屏蔽层屏蔽电磁干扰的性能进行测试,以判断被测线材对于信号的屏蔽性能,所以通过本发明上述测试装置与方法,可在线材产品组装前便能直接得知线材自身屏蔽层的屏蔽性能,为后续产品分析和开发提供更详细参数,也更利于对线材产品结构分析比较。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测试装置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试装置中线材放置于金属管内后的截面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网络测试仪 10 输出端 11
接收端 12 线材 20
芯线 21 屏蔽层 22
外被 23 金属管 30
连接头 301 测试线缆 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线材测试装置包括一信号接收器及一电磁发生器所组成,本实施例中该信号接收器可为一网络测试仪10,网络测试仪10具有输出端11和接收端12;而电磁发生器则为一金属管30。金属管30上靠近两端处分别安装有连接头301。金属管30一端的连接头301和网络测试仪10的输出端11之间连接有一测试线缆302,而金属管30的另一端的连接头301则接地。网络测试仪10通过发射端11、金属管30和地之间构成回路,网络测试仪10的发射端11发射的信号使金属管30表面的电荷发生变化,从而使金属管30内部形成一个电磁场,以构成所需要的测试环境。
请续参照图1及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被测的线材20放置于金属管30内,线材20由最内层的芯线21、包覆于芯线21外的屏蔽层22及包覆于最外层的外被23所组成,线材20的长度稍大于金属管30的长度,以使线材20的两端露出金属管30外,将线材20的一端的芯线21通过另一测试线缆302与网络测试仪10的接收端12相连接,而线材20的另一端的芯线21则接地,同时将线材20内的屏蔽层的两端22接地,以构成接收部分。
请续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观察镜装置和显示屏观察镜的用途
- 下一篇:魔芋方便面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