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7455.2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姣;程靖;郭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08;A61K9/10;A61K9/1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1/02;A61P11/06;A61P3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呼吸 系统疾病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制剂,具体是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疾病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清水样鼻涕,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主要病原有吸入性物质、食物、接触物;哮喘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的一种疾病,而且难以得到根治。这两种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病,患病率分别为10%和1~2%左右,具有共同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目前国际上已确定两病同属为一种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也很多,大部分是属于对症处理,如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膜稳定剂,只有少数病因治疗,如脱敏疗法、斯奇康等免疫调节剂,但疗效都不太理想。
一直以来,人们注意饮食在变应性鼻炎、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是食物过敏,通常采取的饮食治疗措施是排除特异性过敏食物,如:虾、蟹、牛乳等,然而,这些因素占其发病整体比例较低,与整个患病率上升,没有直接的关联。食物过敏只是其中蛋白质发挥作用,而食物其它成份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和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在变应性鼻炎、哮喘发病中作用被忽视,通过系列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哮喘病的发病与饮食非过敏因素密切相关,并从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和实验得以证实,这就证明从消化道来防治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疾病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但目前还没有从消化道方面达到防治该病的药物制剂。所以从消化道方面寻找有效的药物制剂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制剂,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疾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制剂,由香砂养胃丸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香砂养胃丸配方,将中药材煎熬,冷却取汁,过滤,浓缩滤液,加乙醇搅拌均匀、沉淀后取上清液,回收上清液中的乙醇,浓缩成浸膏,加辅料混匀、干燥、整粒,按需要剂量分包即得。
香砂养胃丸出自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成分是:木香、砂仁、白术、陈皮、半夏、茯苓、香附、枳实、豆蔻、藿香、厚朴、甘草、生姜、大枣。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的是药学上允许和常用的辅料,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黏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镁)和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制剂中加入其他辅料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本发明可采用多种剂型,如片剂、锭剂、颗粒剂、胶囊剂、口含片、丸剂、糖浆剂、口服液、喷剂、滴剂、粉剂等等。以常规的中药提取方法以及药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例如使中药提取液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将其制成所需的剂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所述疾病的根本病因,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变应性鼻炎和/或哮喘药物的药物制剂,具有从消化道方面达到防治该病的作用,填补了医学空白,具有较好的医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本发明颗粒剂制备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将木香7%、白术10%、砂仁7%、甘草3%、茯苓10%、枳实7%、制半夏10%、香附7%、豆蔻7%、厚朴7%、广藿香7%、生姜3%、陈皮10%、大枣5%共200g左右放入煎锅中,加水500-600ml用旺火煎至沸腾,再用温水熬1小时,自然放凉,冷却取汁,过滤,浓缩滤液,加其两倍体积的70%乙醇搅拌均匀、沉淀后取上清液,回收上清液中的乙醇,浓缩成浸膏,加其4~5倍量的蔗糖粉混匀、制粒、经干燥、整粒,按需要剂量分包即得。
实施例2治疗实施例
一、实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学院,未经广东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质生物媒生物除臭装置
- 下一篇:香砂养胃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