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6920.0 申请日: 2007-02-13
公开(公告)号: CN101247446A 公开(公告)日: 2008-08-20
发明(设计)人: 沈渊瑶 申请(专利权)人: 沈渊瑶
主分类号: H04M11/00 分类号: H04M11/00;A61B5/00
代理公司: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曾旻辉;胡杰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结合 人体 机能 检测 模块 行动 通讯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通讯装置行动通讯装置的发展亦突飞猛进,行动通讯装置的功能亦由单一简易功能,演变至今具有复合式功能,如具有上网功能、数字摄影功能、录音功能等,实不胜枚举。由于行动通讯装置的普遍,至今几乎已经到了人手一机的境界,因此如何将此特性加以应用,再增加许多实用的功能,实值得用心探讨。目前对于体温、血压、脉搏、血糖、血氧等经过由体表侦测的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也有许多便携式生理机能侦测监视系统都是成熟的医疗用品,如果能加以扩充其功能,将由传感器(sensor)测得的数据,经由行动通讯装置的处理,进而达到显示、警示、储存或传输等功能,对人类的贡献将更大。

而由于生物芯片技术及人体生理机能侦测功能的快速发展,许多生理状况的变化已可经由生物芯片,由人体表面或植入技术来监视人体内的生理变化及是否有患病的现象,而得以让人们迅速知道自己身体是否有病症发生。而且近日生物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除了生物芯片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外,微电子装置(microelectronics device)及奈米(nanometer)技术的发展也逐渐使这些装置可以通过人体表面,体内,甚至经由吞服经过肠胃道来测得人体机能讯息。

通过上述观点,如何将普及率极高的行动通讯装置,使其搭配人体机能检测模块来监控生命各种械息变化的功能,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乃为日后行动通讯装置发展的首要方向。

另外,本案申请人已于中国台湾申请许多相关核准的案件,如:1.中国台湾公告第0045402号的“结合于行动电话的生理机能侦测装置”、2.中国台湾公告第00462000号的“联结生命侦测仪器与个人数字助理器的传输接口装置”、3.中国台湾公告第200412777号的“连结于行动电话的人体机能讯号处理装置”、4.中国台湾公告第M241002号的“耳机式生命机能侦测装置”、5.中国台湾公告第I249122号的“生命讯息无线传送系统”、6.中国台湾公告第M292221号的“具有耳温传感器的行动通讯装置”、7.中国台湾公告第M296028号的“可结合于行动通讯装置的耳温传感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于行动通讯装置上结合有一人体机能检测模块,进而监视或检测人体机能讯号,并透过行动通讯装置予以显示、储存、警示或传输至远程,藉此提供使用者随时可监测或检测自身的生理讯号是否正常,以使检康状况可随时予以了解及监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其中该人体机能检测模块可包括:各种量测生理、生化、皮脂、肤质、体能、脂肪密度、骨质密度等量测或检测器;而该生理量测部分又包括:血压、心跳、心电图、血糖、血氧等;而该生化量测部分又包括:血液、体液、呼吸的分析等;而该人体机能检测模块是可以接触式、非接触式、扫描式、置入式等方式实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是可有效提高行动通讯装置的使用附加价值。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是具有实时连结监视或检测、建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简单、体积小易于携带、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可达成上述目的的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主要包含行动通讯装置、人体机能检测模块所组成;其中,该行动通讯装置上结合有人体机能检测模块,该行动通讯装置上的人体机能检测模块是可经由外接、内建、外插或短距无线传输方式相连接,该人体机能检测模块即会监视或检测使用者的人体机能讯号,并将人体机能讯号通过行动通讯装置予以显示、储存、警示或传输至远程。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与其它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还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发明的具有可结合人体机能检测模块的行动通讯装置,是将人体机能检测模块予以零件模块化,使其匹配于行动通讯装置上,从而监视或检测人体机能讯号,并透过行动通讯装置予以显示、储存、警示或传输至远程,藉此提供使用者实时可监测或检测自身的生理讯号是否正常,以使健康状况可实时予以了解及监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渊瑶,未经沈渊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