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疲劳的Cu-Ti合金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5506.8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向朝建;郭富安;曹兴民;汤玉琼;杨春秀;慕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2;B22D21/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cu ti 合金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抗疲劳的Cu-Ti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中含有2.5~5.0wt%的Ti,含有0.01~0.5wt%的Cr、Co、V、Zr、B和Ni中的至少一种,0.1~0.5wt%的混合稀土,其余组分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的Cu-Ti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u-Ti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000Mpa~1200Mpa,延伸率大于14.8%,导电率大于15.2%IACS,抗疲劳强度大于26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的Cu-Ti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Cu-Ti合金中Ti的含量为3.0~4.0wt%。
4.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的Cu-Ti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非真空熔铸:首先将主原料及辅原料投入非真空中频感应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熔铸;
②热轧和挤压:热轧和挤压的加热温度控制在850℃~950℃,保温20~40分钟;
③淬火前的冷轧和拉拔:总变形量大于80%以上;
④淬火:淬火温度控制在Cu中Ti的浓度所对应的Ti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左右,且快速冷却;
⑤淬火后的冷轧和拉拔:淬火后的冷轧和拉拔总变形量控制在10~50%;
⑥时效:时效温度在350℃~450℃,时效时间在5~20小时,另外,在时效冷却过程中,从时效温度至200℃的冷却速度不高于5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疲劳的Cu-Ti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淬火工艺控制晶粒直径在2~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疲劳的Cu-Ti合金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淬火后的冷轧和拉拔的总变形量控制在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5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烧烫伤、晒伤、褥疮、溃疡、冻伤、创伤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骨制炼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