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及对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5010.0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常魁;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B23Q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1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精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量具,尤其涉及用于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及对刀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系统的定位、重复定位、反向间隙精度的好坏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机床的加工精度。数控机床在生产和装配过程中,需要对机床的进给运动部分的定位、重复定位、反向间隙精度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调试,并且机床出厂后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对上述精度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调试,以确保被加工零件质量的稳定性。
目前,检测这些精度的常用方法是在磁力表座上装上百分表或千分表,然后对这些精度分别进行检测。对于数控车床,其具体做法是:将磁力表座吸附在机床的导轨或其他地方,调整连接杆使百分表或千分表表面处于水平位置,然后用刀架上的车刀或刀架的其他部分去接触表头,通过观察和对比表上的指针的读数与机床显示器所显示的坐标值即可分别测量出该机床的定位、重复定位、反向间隙精度的误差值。对于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其具体做法是:将磁力表座吸附在主轴或主轴箱上,调整连接杆使百分表或千分表表面处于水平位置,然后用工作台上的某个部件去接触表头,通过观察和对比表上的指针的读数与机床显示器所显示的坐标值即可分别测量出该机床的定位、重复定位、反向间隙精度的误差值。这些误差值被测量出来以后就可以通过机床的系统参数进行修改补偿,从而保证了机床的加工精度。
这样的检测方式有如下缺点,其一,磁力表座安装在机床上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为了避免刀架、拖板或机床的其他运行部件与之相撞,为此表座上的连接杆有时会拉得很长,再加上有的磁力表座的磁性下降等因素,造成百分表的稳定性不够,最终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其二,磁力表座要安装调试两次甚至更多才能分别完成机床的X、Z向的各项运动精度的检测,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数控车床加工工件时,对刀并获取刀具的X、Z方向的偏置补偿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刀的方式目前为止只有两种:其一,是用数控车床自带的自动对刀仪对刀;其二,是采用开动机床手工试切的方法对刀。如果要用第一种方法对刀,那么机床必须配备自动对刀仪,但是自动对刀仪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目前国内生产数控车床,为降低成本一般不配自动对刀仪,对于工程训练用的数控车床更是如此。试切对刀对于熟练的操作工来说并不是件难事,但对于刚刚接触数控车床的学生或新手来说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易发生事故,如:手工对刀时,手摇刀架的速度、方向、位置等控制不准确,会造成撞刀,使机床、刀架的精度大大降低;再如:具有转塔式刀架的前置式数控车床,由于刀架刚性好但体积较大,学生在试切对刀时必须要将头伸进机床的防护门才能勉强看到刀尖试切的情况,身材矮小的学生身体伸进的更多,而对刀时机床正在高速运转,一不小心就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设计一种:装夹便捷、稳定性好、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机床两垂直方向的运动精度检测且对刀十分安全的一种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及对刀装置,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括机壳、机盖、水平水柱、百分表或千分表,两百分表或千分表按其上触头伸缩方向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置于机壳内,机盖置于机壳上侧并与之连接,水平水柱固定在机壳上。
所述百分表或千分表的触头呈一圆盘状。
所述机壳由夹持部和安装部组成,所述夹持部呈一柱体,用于被夹持在所述数控机床的卡盘上,所述安装部连接在夹持部的一端,其上设有用于放置水平水柱和百分表或千分表的方形水柱槽和圆形表槽。
所述表槽一侧设有与之连通的用于调节百分表或千分表表盘刻度的矩形槽。
在机盖对应于机壳安装部表槽位置处设有用于观察百分表或千分表刻度的圆形孔。
在所述圆形孔一侧对应机壳的矩形槽位置处设有对应的矩形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机床的X、Z方向的各项运动精度的检测;2)该装置装夹在卡盘或工作台上稳定性好,从而使检测结果更精准;3)轻巧且安装便捷,为数控机床维修、调试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4)整个对刀操作过程无需开动机床,操作者可在远离机床运动件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对刀,十分安全,不会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特别适合刚刚接触机床的操作生手的对刀操作;5)无需对机床本身的软、硬件进行任何改动,对数控机床性能改良的成本低,同时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也很低;6)外形轻巧、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示意俯视图的A向视图。
图4是机壳1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机盖20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5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