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腐蚀法制备3C-SiC纳米颗粒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23478.6 申请日: 2007-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1058725A 公开(公告)日: 2007-10-24
发明(设计)人: 朱骏;吴兴龙;沈剑沧;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65 分类号: C09K11/65;C09K11/56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汤志武;王鹏翔
地址: 21009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化学 腐蚀 法制 sic 纳米 颗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简单、廉价,可发射较强蓝光的3C-SiC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制备粒径小于8纳米、具有较强蓝光发射性能的3C-SiC纳米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第一元素半导体材料(Si)和第二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GaAs、GaP、和InP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碳化硅不仅具有较大的带隙宽度(3C、4H、6H型碳化硅在室温下的带隙宽度分别为2.24、3.22、2.86eV),而且具有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漂移速度等特点,在高温、高频、大功率、光电子和抗辐射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用碳化硅代替硅,制备光电器件与集成电路,可为军用电子系统和武器装备性能的提高,以及抗恶劣环境的电子设备提供新型器件。

对于全色显示来说,蓝光又是必不可少的成份。虽然3C-SiC具有较大的带隙宽度(2.24eV),但其发光区域仍在绿光的范围内,并且由于碳化硅是一种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体材料的碳化硅材料在室温下的发光十分微弱。根据量子限制效应相关理论,小尺寸效应可导致激发和复合效率大大增强,所以当碳化硅的颗粒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时,发光效率将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当尺寸减小到体材材料的玻尔激子半径以下时,纳米颗粒的带隙将会加宽,从而其发光将随颗粒尺寸减小而发生蓝移。所以制备小尺寸的碳化硅颗粒,可以实现其强蓝光发射,这将对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碳化硅具有相当好的生物兼容性,特别是与血液的兼容性,并且SiC的密度较小,化学稳定性较好,所以碳化硅纳米颗粒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可以用作发光生物标签等。

以前碳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实现。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纳米颗粒,比如碳离子注入硅片[L.S.Liao,X.M.Bao,Z.F.Yang,andN.B.Min,Appl.Phys.Lett.66,2382(1995)],碳离子和硅离子共溅射二氧化硅薄膜[J.Zhao,D.S.Mao,Z.X.Lin,B.Y.Jiang,Y.H.Yu,X.H.Liu,H.Z.Wang,and G.Q.Yang,Appl.Phys.Lett.73,1838(1998)],C60偶联多孔硅[X.L.Wu,G.G.Siu,M.J.Stokes,D.L.Fan,Y.Gu,and X.M.Bao,Appl.Phys.Lett.77,1292(2000)]等制备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制备单一结构相、稳定的强蓝光发射的纳米颗粒。另一种方法是电化学腐蚀法,即用电化学法方法,腐蚀3C-SiC多晶片,再经超声振荡,得到悬浮于溶液的碳化硅纳米颗粒,能稳定发射强度较高的蓝光[X.L.Wu,J.Y.Fan,T.Qiu,X.Yang,G.G.Siu,and P.K.Chu,Phys.Rev.Lett.94,026102(2005)],但这种方法制备过程相对复杂,更重要的是,SiC多晶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制备与购置都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制备3C-SiC纳米颗粒的缺陷,提出一种简单、廉价的方法,尤其是制备粒径小于8纳米、具有较强蓝光发射性能的3C-SiC纳米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化学腐蚀法制备3C-SiC纳米颗粒的方法,用氢氟酸、硝酸的混和液腐蚀普通3C-SiC粉末,所述粉末尺寸最好为微米量级、此粉末无明显蓝光发射,普通化学腐蚀所用酸浓度为35%-45%的氢氟酸与60%-70%的硝酸,体积比为2.0-3.0∶1.0。反应时混和酸是3C-SiC粉末的5-15倍以上,加热至80℃-100℃,反应时间为0.5-2.0小时。冷却后将反应后的酸液与粉末一起在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倒除上层酸液,取下层粉末,在烘箱中70℃-90℃左右进行干燥。在干燥后的粉末中加入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超声空化30-60分钟,静置数小时或离心沉淀去除下层沉淀物,取上层清液;此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清液中即含有尺寸小于8nm的3C-SiC纳米颗粒。

在溶液中能展示强蓝光发射的3C-SiC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尺寸小于8nm,平均颗粒尺寸为3.8nm左右,3C-SiC的玻尔半径R为2.7nm,显然,颗粒的平均半径小于R,所以在能导致良好表明钝化的溶液或薄膜中,其光致发光谱将出现量子限制效应。当激发光波长从320nm增加至440nm时,发射光的发光峰将从430nm增加到480n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的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廉价且较易获得,制备的碳化硅纳米颗粒的蓝光发射强且稳定。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描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