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麻混纺纱线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6072.5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4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市锦绣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麻 混纺 纱线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纺织行业、更具体的涉及到亚麻纤维与化学纤维如:涤纶、粘胶、天丝、莫代尔、PTT、牛奶纤维、甲壳纤维、晴纶、锦纶、大豆纤维、竹炭纤维等的混纺纱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5100388003公开了亚麻和丝的混纺工艺,此工艺是采用绢纺设备把亚麻和丝分别制成条再进行混合。此工艺方法有较多不足:如:(1)亚麻条和丝条混合不充分,易造成麻和丝成纱后纱线黄白,染色不均匀。(2)亚麻和丝仅是一种纤维混合,达不到多纤维、多品种客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亚麻混纺纱线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亚麻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纱线中亚麻、化学纤维的混纺比为20-80∶80-20,所用亚麻纤维的分裂度大于2000。
一种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亚麻纤维和化学纤维先经过棉纺清花设备混合,再梳理成条,并条,粗纱,细纱,最后络筒成纱。
一种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亚麻纤维和化学纤维在棉纺清花设备的清花圆盘内排盘混合。
一种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细纱过程中加装竹节纱装置。
一种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细纱过程中加装包芯纱装置。
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中,为使亚麻与化学纤维混合均匀,对本工艺中所用设备的某些部位进行了改造。
清花流程:
采用混合环自调匀整技术,提高棉卷的正卷率和均匀度,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输入原料的厚度来控制天平罗拉的转速,控制原料的每米均匀度,使混合料均匀。
梳棉机:
对梳棉针布重新选型,更换给棉板和小漏底,尽量多排除粗麻纤维和麻结,提高梳理效果,保证成纱质量。
粗纱机:
改造牵伸装置,更换中长型摇架、上下皮圈、销子,放大罗拉隔距。
细纱机:
(1)改造牵伸装置,换中长型摇架、上下销、上下皮圈,放大罗拉隔距。
(2)增加仿真系统竹节纱或包芯纱装置,可纺制成不同的纱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纱线及其制备工艺,因在工序中加以改进,可以生产多纤维、多品种的混纺纱,满足了有关客户多品种的要求;纱线中麻与其它纤维的混合均匀,容易染色;纱线由麻与化学纤维混纺,生产出的面料具有抗皱、耐磨、不起球、悬垂有弹性、抗菌抑菌、抗紫外线、轻薄柔滑、凉爽、透气、吸湿散湿快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亚麻/粘胶 配比:55/45 纱支:40支
这种混纺纱线在其制备工艺中加装仿真系统竹节纱装置,生产工艺为:
1、亚麻原料的前处理:将分裂度2000以上的脱胶亚麻用软化剂加水养生24小时。
2、亚麻和粘胶纤维的重量配比为
亚麻57%-60% 粘胶:43%-40%。
3、按照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的工艺过程,使用各项棉纺设备进行加工纺制成纱。其中,先将亚麻和粘胶在清花圆盘内排盘混合,再经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加装竹节纱装置的细纱机,络筒机制得。
如需要亚麻和其他化学纤维进行混纺制得竹节纱,则按照实例一的纺纱方法进行纺纱获得。
实施例二:
亚麻和其他化学纤维进行混纺生产氨纶包芯纱则参照实施例一,只是在细纱机上加装氨纶包芯纱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市锦绣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曲阜市锦绣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6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