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4690.6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郝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迎华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B32B15/08;B32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隔音 防水材料 制造 方法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
2、背景技术
真空环境具有隔热、隔音、负压、绝缘等优良的物理性能,保温瓶虽有隔热的特点,但有容积小且易碎,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和不足。现有技术建造的输油输水管道、房屋、保温库、冷库、冰柜、服装面料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的性能不理想且成本高。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解决如何高效低成本制造真空、亚真空、中空板材、管材使之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从而节能环保。
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是由高分子膜、骨架组成,其中骨架是用钢材或铝材或秸秆复合材料或木材等材料制作成矩形或田字形或其它形状;二是以高分子材料如热塑性聚酯、聚三氟氯乙烯、聚氟乙烯、氯化聚醚制成高分子膜或其它材料制成的薄板,包裹住骨架后密封,然后用真空机械抽出空气,制成真空板材或亚真空板材,不抽出空气也能制成密封中空板材。
(2)、一是制成若干个圆形骨架或矩形骨架、骨架的厚度等于两种半径管材之差;二是将半径短的管材穿过骨架,将半径长的管材套在骨架外面,三是将管材两端的两层高分子膜密封后抽出空气,管壁形成真空或亚真空环境,骨架在真空环境中,管壁的内层和外层高分子膜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贴在骨架上,制成真空或亚真空管材;对管材的强度要求不高时,不采用骨架,直接将两层高分子膜相套后密封,抽出空气,便制成真空或亚真空管材,管材可制成圆形管或矩形管等,不抽出空气可制成中空管材。
(3)、一是将高分子膜加工成如乒乓球胶皮般带有颗粒状;二是将两层带颗粒面相对形成空间空隙;三是设定网状小方格,每个方格要保证能构成独立的较小真空或亚真空空间;四是在真空或亚真空环境中加工粘贴密封制成真空或亚真空服装面料,如在普通环境下加工,可制成中空服装面料。
(4)、在骨架的一面或两面用可承重的板材制成,即能制成真空或亚真空地板或中空地板。
(5)、用透明度高的高分子膜,或用高分子膜与玻璃板材结合,用圆形或矩形骨架,制成不用真空管集热而用真空板制成的圆形或矩形水箱集热储水一体的太阳能热水器,有利安装、安全、集热、保温且廉价等。
本发明的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质量极轻,可充分达到高效隔热隔音防水的理想效果,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4、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矩形骨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圆形管材骨架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的正方形管材骨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圆形管材骨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高分子膜1、矩形空心骨架2、真空空间3、圆形空心骨架4、正方形空心骨架5、输油输水通道6、真空壁圆形管材的骨架7,8。
5、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隔热隔音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是由高分子膜1和骨架2组成,其中骨架是用钢材或铝材或秸秆复合材料或木材等材料制作成矩形或田字形或其它形状;二是以高分子材料如热塑性聚酯、聚三氟氯乙烯、聚氟乙烯、氯化聚醚制成高分子膜或其它材料制成的薄板,包裹住骨架后密封,然后用真空机械抽出空气,制成真空板材或亚真空板材,不抽出空气也能制成密封中空板材。
实施例一:
一是用钢材或铝材或塑料或木材或秸秆复合材料等材料制作成矩形骨架。二是以高分子材料如热塑性聚酯、聚三氟氯乙烯、聚氟乙烯、氯化聚醚等制成高分子膜或用其它材料制成薄板包裹住骨架后密封,然后用真空机械抽出空气,制成真空或亚真空板材。也可在真空或亚真空状态下制成真空或亚真空板材。密封后如不需抽成真空或亚真空,即制成密封中空板材。
薄膜薄板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设定,板材的厚度可根据保温需要,设定骨架的厚度即可,板材的面积可根据需要设定,板材如需变形,可设定骨架的变形。板材需增加厚度,就增加骨架的厚度,板材需承重,骨架可选用高强度高分子材料或钢材等,板材颜色任意设定。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迎华,未经郝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4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