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N结构TiO2基紫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204.5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望和;付姚;罗昔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05 | 分类号: | H01L31/105;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n 结构 tio sub 紫外 探测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紫外光探测的PIN结构的TiO2基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光探测器是目前继红外和激光传感技术之后出现的又一军民两用光电探测技术。这种探测技术因其性能优异,抗干扰能力强,已广泛应用在飞行器、火箭及导弹尾焰探测、紫外通讯技术、冶金锻造、火焰预警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对宇宙中重要信息——紫外辐射的探测,大型空间天文仪器的建造等都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紫外线探测器件。因此,世界各国已经把研究性能先进、可靠,成本低廉的全固态紫外光探测器列为研究开发的重点课题。
目前,用于制备紫外光探测器的材料很多,如已投入商业和军事应用的紫外光电倍增管和硅基紫外光电探测器。光电倍增管需要在高压下工作,而且体积笨重、效率低,并且所需电路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相比之下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基紫外光电探测器一般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并且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由于Si材料成熟的技术,使得它已成为制作光探测器的最主要的材料。但是,作为窄禁带半导体,Si基材料不仅吸收紫外光,而且对可见光同样存在吸收,这使得硅基紫外光探测器件不得不使用昂贵的滤光片,这就大大提高了探测器的制造成本。而且,由于紫外光探测器大都工作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如对火焰燃烧进行监视、在宇宙中对天体辐射进行探测等等,这些都是Si探测器所不能胜任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保持全固体结型探测器件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人们开始关注一些只吸收紫外光,并且耐高温、适合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其中,SiC、GaN和金刚石材料因其宽的禁带宽度和优异的光电性能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些材料不仅禁带宽度适中,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在红外或可见光背景下进行紫外光探测,而且具有优秀的热导、热稳定性、化学惰性,非常适合光电子器件的制造。近年来,已有多个专利被提出(Kazushi Hayashi,Kobe;Takeshi Tachibana,Kobe;Yoshihiro Yokota,Kobe;Nobuyuki Kawakami,Kobe.Ultraviolet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United States Patent:US 7,193,241 B2;王林军,夏义本,马莹,苏青峰,刘健敏.紫外光探测器的制备方法,中国:CN 1874009A;Gou-Chung Chi;Iinn-Kong Sheu;Meng-Che Chen;Min-Lum Lee.Ultraviolet Detector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United StatesPatent:US 7,009,185,B2;赵德刚,杨辉.PIN结构氮化镓基紫外探测器,中国:CN 1747184A;Giampiero de Cesare;Fernanda Irrera;Fabrizio Palma.Thin Film Detector ofUltraviolet Radiation,with High Spectral Selectivity Option.United States Patent:5,682,037;谢家纯,王丽玉.SiC肖特基紫外探测器,中国:CN 2703329Y)。但这些材料的制备通常需要应用昂贵的制造设备和衬底材料,这在无形中提高的制造成本,而且材料本身的制备工艺难度也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炭基金属氮化物、碳化物超电容材料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 纳米TiO<sub>2</sub>复合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层的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O<sub>2</sub>纳米颗粒/TiO<sub>2</sub>纳米管阵列及其应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以及制备和使用这样的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的方法
- 一种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Si/TiO<sub>x</sub>结构
- 应用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净水装置及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片状硅石/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