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件的驱动架构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7526.2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汤进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0 | 分类号: | G06F13/10;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件 驱动 架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硬件驱动,特别是一种硬件装置的驱动架构与方法。
背景技术
当外部的硬件装置与计算机连接时,计算机须取得该硬件装置的驱动韧体(firmware),才能透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来操控该硬件装置,使该硬件装置能正常运作。
而上述所谓的韧体(firmware)就是内建于硬件内的软件。一般来说,硬件是有形的物品,软件则是一堆程序代码组成的应用程序。一般硬件摸得到、看得到,而软件只存在于系统与计算机中,没办法用手触摸。而韧体,则是内建于硬件内的软件,例如:将特别的计算机程序码,储存于只读芯片(ROM)中,这种内建于硬件(芯片)内的软件,则称的为韧体。可以透过特定的装置与方法,执行韧体的更新,或透过指定接口来遥控、操作韧体中的设定与功能,查询目前硬件装置的运作状态,甚至执行硬件装置的设定、升级与调校。
请参照图1A,为习知技术中第一种硬件驱动的架构图。一般习知技术将驱动韧体A50储存于闪存(flash memory)A42中,再将该颗储存有驱动韧体A50的闪存A42,设置于该硬件装置A40中。如此,当硬件装置A40与计算机相连接后,可由应用程序A10下达指令(command),透过控制模块A20与驱动模块A30,最后到达硬件装置A40。由于硬件装置A40中设置有储存驱动韧体A50的闪存A42,所以当硬件装置A40接收到应用程序A10所下达的指令时,便可直接利用驱动韧体A50而完成该指令所欲执行的功能或动作,并将相关数据或状态讯号等回应予应用程序A10。但是,这样的作法会有如下的缺点:
1、必须多增加闪存的成本支出。
2、闪存配置于硬件中,必须多增加硬件的配置空间,将使得硬件的体积较大,不利于硬件装置的轻薄化。
因此,有新的硬件驱动架构提出,请参照图1B,为习知技术中第二种硬件驱动的架构图。第二种硬件驱动架构与第一种类似,差别在于第二种硬件驱动架构中,硬件装置A40无需配置具有驱动韧体的闪存。而驱动韧体A50并非设置于该硬件的驱动架构之内,而是位于该架构之外,例如:将驱动韧体A50存放于特定的网站。因此,当硬件装置A40与计算机相连接后,应用程序A10必需先连接至外部的驱动韧体A50(连接至存放驱动韧体A50的计算机或网站)来读取或下载驱动韧体A50,然后才能下达指令(command),同样透过控制模块A20与驱动模块A30,最后驱动硬件装置A40。硬件装置A40藉由驱动韧体A50而完成该指令所欲执行的功能或动作,并将相关数据或状态讯号传回至应用程序A10。但是,这样的作法同样具有缺点,如下所示:
1、驱动韧体储存于外部(例如,特定的网站),容易受到黑客的篡改,而造成驱动韧体的损坏或功能失效。
2、由外部读取或下载的驱动韧体为数据类型的档案,即使被下载至计算机后,容易有档案被误删除。或者,因另一位计算机使用者并非管理者(administrator),而造成没有存取权限来使用该驱动韧体的问题产生。
因此,提出不同于传统技术的硬件的驱动架构,能顺利驱动与计算机连接的硬件装置,同时又能解决上述传统驱动架构的问题,为一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硬件的驱动架构与方法,不需在硬件装置上配置储存有驱动韧体的闪存,也并非将驱动韧体置放于架构之外。因此,不需增加闪存的成本,也不需增加硬件装置的配置空间。同时,驱动韧体不会有被黑客篡改的危险产生,也解决了驱动韧体被误删除或使用者不同的存取权限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出的硬件的驱动架构,连接于硬件装置,依据使用者所选择的驱动规格驱动硬件装置。而该硬件的驱动架构包含:应用程序接口(API)模块、控制模块及驱动模块。
应用程序接口模块储存复数个驱动韧体,接收驱动规格,并依据驱动规格,由复数个驱动韧体中撷取对应于驱动规格的驱动韧体。
控制模块储存复数个控制函式,连接于应用程序接口模块,接收应用程序接口模块所撷取的驱动韧体,并依据驱动韧体,由复数个控制函式中撷取对应于驱动韧体的控制函式。
驱动模块储存复数个驱动程序,连接于控制模块与硬件装置,接收控制模块所撷取的控制函式,并依据控制函式由复数个驱动程序中撷取对应于硬件装置的驱动程序,并透过控制模块执行驱动程序,且将驱动韧体传送至硬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安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7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金属聚酰亚胺膜
- 下一篇: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合金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