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源极驱动器及其位准移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3609.4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G02F1/133;H03K19/0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器 及其 移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源极驱动器中的位准移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异步动态控制电路的位准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源极驱动器的示意图。图1中的源极驱动器至少包括一移位缓存器102、一栓锁缓冲器(Latch Buffer)104、一位准移位器(level shifter)106以及一数字/模拟转换器(DAC)108。栓锁缓冲器104在移位缓存器102的控制下,会存储并输出数字数据信号。位准移位器106会移动此数字数据信号的电压准位至预设电压值。数字/模拟转换器108则根据位准移位器106输出的信号,产生一驱动电压。
图2为一公知的位准移位器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位准移位器至少包括一第一晶体管202、一第二晶体管204、一第三晶体管206、一第四晶体管208以及一第五晶体管210。第一晶体管202、第四晶体管208以及第五晶体管210为P型晶体管,而第二晶体管204与第三晶体管206为N型晶体管。第一晶体管202具有一源极与一高电压源VDDA相接,一栅极与一低电压源VSSA相接,这会使第一晶体管202恒为导通。
第二晶体管204具有一源极连接至上述的低电压源VSSA,一漏极连接至一反相输出端214,以及一栅极连接至一输入端IN1,以接收上述的数字数据信号。第三晶体管206具有一源极连接至低电压源VSSA,一漏极连接至一输出端212,以及一栅极连接至一反相输入端IN2,以接收一电压,此电压与反相的数字数据信号相对应。第四晶体管208具有一漏极在反相输出端214与第二晶体管204的漏极相接,一栅极在输出端212与第三晶体管206的漏极相接,以及一源极连接至第一晶体管202的漏极。第五晶体管210具有一漏极连接至输出端212,一栅极连接至反相输出端214,以及一源极连接至第一晶体管202的漏极。
因为第一晶体管202恒为导通,所以总是会有电流流经位准移位器,这会造成位准移位器随时都在消耗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异步动态控制电路的位准移位装置,此异步动态控制电路可致能一位准移位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源极驱动器,至少包括具有一异步动态控制电路的位准移位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异步动态控制电路的位准移位装置,可减少电力消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异步动态控制电路的位准移位装置,可避免在关机时显示噪声于显示器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准移位装置,至少包括一位准移位器与一异步动态控制电路。位准移位器具有一第一开关,位准移位器经此第一开关与一高电压源相接,其中,若致能此位准移位器,则此位准移位器会移动一输入信号的电压准位,并输出一输出信号。异步动态控制电路可传送一致能信号暂时导通上述的第一开关,以致能此位准移位器。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异步动态控制电路至少包括一延迟电路,以产生此致能信号。异步动态控制电路至少包括一第一反相器、一延迟电路以及一与非(NAND)门。第一反相器可接收一第一信号并输出一反相的第一信号,其中,第一信号与位准移位器的输入信号相关。延迟电路可接收反相的第一信号并输出一延迟信号。与非门可接收第一信号与延迟信号,以产生一脉冲信号,其中,致能信号根据脉冲信号所产生。异步动态控制电路还至少包括一第二反相器、一电压移位电路以及一第三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可将与非门输出的脉冲信号反相。电压移位电路可移位反相脉冲信号的电压准位,以输出一高电压脉冲信号。第三反相器可将高电压脉冲信号反相,以产生输出至位准移位器的致能信号。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异步动态控制电路至少包括一第一反相器、一延迟电路、一电压移位电路、一与非门以及一缓冲器。第一反相器可接收一第一信号并输出一反相的第一信号,其中,第一信号与位准移位器的输入信号相关。延迟电路可接收反相的第一信号并输出一延迟信号。电压移位电路可移位延迟信号与第一信号的电压准位,以输出一高电压延迟信号与一高电压第一信号。与非门可接收高电压第一信号与高电压延迟信号,以产生一脉冲信号。缓冲器则根据此脉冲信号,产生上述的致能信号。此缓冲器至少包括两反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3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