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02938.7 申请日: 2007-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1233804A 公开(公告)日: 2008-08-06
发明(设计)人: 何佩东;李子先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7/00;A01C21/00;A01B77/00;C05F3/00;C05F17/00;A01M9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00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茶叶 机化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一种茶叶的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按国际“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方法生产的鲜叶,就是要求在栽培过程中,不采用转基因手段,不使用辐射技术,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人工合成制剂,依靠作物轮作及秸秆、畜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矿物养分维持养分平衡,并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且在加工、包装和贮运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最后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颁证的茶叶。

有机茶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茶叶的有机化栽培是为维护生态平衡而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该领域现有技术水平已趋成熟,科技含量高,主要涉及生态工程、生物工程和电子机械等先进科技,而产地的微生态特质是实现有机茶生产达标的基础因素。茶叶生产的有机化,是茶叶生产的最高级别,也是未来茶叶生产的必然走向。

国内现有有机茶产地,很大程度依赖于产地微生态特质有利因子,而利用现代技术不足;有的有机茶产地还有限地的利用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结合达到“有机级”,仍存在不达标潜在风险;有的有机茶区提出的有机茶生产技术方案尚不完整,如福建茶区的“绿色食品茶叶栽培综合技术”、河南信阳茶区的“推行茶叶清洁生产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方案等仅是有机茶生产技术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茶叶有机化栽培中过多依赖于产地微生态特质,或有机化栽培过程不够完整,以及因有限地使用化学试剂造成茶叶不达标等缺陷而发明一种尽量运用现代技术成果、技术可操作性强的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

(一)建立人工复合生态有机茶园

一.建设有机茶园所要求的环境

在茶园最高处外围四周和有害性风口设置防护林,主林带种植2-3行高大常绿乔木,两侧配以2-3行灌木,园内道路和水沟旁种行道树,并套种遮荫树。选用的树种不能与茶树抢水争肥及病虫害互为寄主,如银合欢、槐树、银杏、油柿等。新建茶园坡度不超过25°,便于机械化操作。

二.创建适于有机茶园的的土壤

有机茶园要求土壤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质地轻,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营养元素丰富而平衡。

三.修建有机茶园隔离带

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常以山川、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为好;以人工树林或人工植被作隔离带亦可,但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9米。

(二)选择有机茶园的茶叶树种

一.选择抗逆性强,如叶片角质层厚和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

二.选产量高、品质优、芽叶粗壮、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如无性系。

三.建立高标准良种苗圃基地,培育新品种或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

(三)茶树的种植

一.品种组合:有机茶园的品种不能单一,要搭配合理,种植无性系品种,引进品种要严格检疫。

二.种植方式:种植方式有单行条栽和双行条栽两种。单行条栽规格150厘米×33厘米,每丛定植2-3株,约4000株/亩;双行条栽规格150厘米×40厘米×33厘米,每丛定植2-3株,约6000株/亩。种植前按茶行行距划线开沟,深25厘米以上,施足有机肥,其中饼肥150-200公斤/亩。茶苗带土移栽,栽后踏实,灌足定根水。

三.种植时间:以秋季或春季为好。

(四)苗期管理

一.茶苗成活前,要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干旱。

二.行间铺草或种植绿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土流失。

三.浅耕松土,勤锄杂草,防止草荒。

四.及时补齐缺苗,防止缺株断行。

五.及时定剪。移栽成活后,定剪苗高15~20厘米。

(五)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

一.行间铺草或种植绿肥。草料每亩每年不少于1000公斤,原料可以用山草、稻草、麦秆等。

二.中耕锄草,保证茶树生长。春茶采摘前要进行一次浅耕除草,深度为10厘米;春茶结束后结合追肥进行浅中耕除草,可疏松采茶时踏实的表土,推迟夏草生长,深度为10~15厘米;秋冬季节结合施基肥还要进行一次行间深耕除草,深度为20~30厘米。深耕时行中间深,两边浅,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