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2938.7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佩东;李子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A01C21/00;A01B77/00;C05F3/00;C05F17/00;A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机化 栽培 方法 | ||
1. 一种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包括:(一)建立人工复合生态有机茶园;(二)选择有机茶园的茶叶树种;(三)茶树的种植;(四)苗期管理;(五)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六)有机茶园的肥料管理和使用;(七)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八)有机茶茶树的修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建立人工复合生态有机茶园,包括:
一.建设有机茶园所要求的环境
有机茶园最高处外围四周和有害风口设置防护林,主林带种植2~3行高大常绿乔木,两侧配以2~3行灌木,园内道路和水沟旁种行道树,并套种遮阴树;选用的树种不能与茶树抢水争肥及病虫害互为寄主,如银合欢、槐树、银杏、油柿等;新建茶园坡度不超过25°;
二.创建适于有机茶园的土壤
有机茶园要求土壤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质地轻,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营养元素丰富而平衡;
三.修建有机茶园隔离带
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以山川、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为好;以人工树林或人工植被做隔离带亦可,但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9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选择有机茶园的茶叶树种,包括:
一.选抗性强的品种,如叶片角质层厚和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
二.选产量高、品质优、芽叶粗壮、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如无性系;
三.建立高标准良种苗圃基地,培育新品种或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质壮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茶树的种植,包括:
一.品种组合;有机茶园的品种不能单一,要搭配合理;种植无性系品种,引进品种要严格检疫;
二.种植方式;种植方式有单行条栽和双行条栽两种;单行条栽规格150厘米×33厘米,每丛定植2~3株,约4000株/亩;双行条栽规格150厘米×40厘米×33厘米,每丛定植2~3株,约6000株/亩;种植前按茶行行距画线开沟,深25厘米以上,施足有机肥,其中饼肥150~200公斤/亩;茶苗带土移栽,栽后踏实,灌足定根水;
三.种植时间为秋季或春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苗期管理,包括:
一.茶苗成活前,要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干旱;
二.行间铺草或种绿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土流失;
三.浅耕松土,勤锄杂草,防止草荒;
四.及时补齐缺苗,防止缺株断行;
五.及时定剪;移栽成活后,定剪苗高15~20厘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有机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包括:
一.行间铺草或种绿肥,草料每亩每年不少于1000公斤,原料可以是山草、稻草、麦秆等;
二.中耕锄草,保证茶树生长;春茶采摘前要进行一次浅耕除草,清除越冬杂草,深度为10厘米;春茶结束后结合追肥进行浅中耕除草,可疏松采茶时踏实的表土,推迟夏草生长,深度为10厘米~15厘米;秋冬季节结合施基肥还要进行一次行间深耕除草,深度为20~30厘米,深耕时行中间深,两边浅,做到不伤根或少伤根;
三.茶树行间养蚯蚓;茶园养蚯蚓有如下两个步骤:首先是建立繁殖蚯蚓的培养床,实施虫种培养,扩大蛆蚓数量;然后是在茶园建立适于蛆蚓生长繁衍的条件,将来自培养床的蛆蚓放入,直到生长繁衍正常为止,以改良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圣硒贡茗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9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静电抑制措施的液晶面板
- 下一篇:液晶过激驱动精确度调整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