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解码器中实现语音解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1186.2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剑峰;许丽净;张清;李伟;桑盛虎;杜正中;胡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G10L19/12;G10L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解码器 实现 解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解码器中实现语音解码的实现方案。
背景技术
在语音传输系统中,语音编码器常用的编码原理是ACELP(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Algebraic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基于ACELP的语音编码器生成的码流是以语音帧为单位。对于每一帧的输入数据的传输过程如图1所示,发送端的语音编码器要将其编码为一组参数,所述参数通常需要经过量化后再通过通信信道进行传输;接收端的解码器则需要将接收到的所述参数重新合成为语音信号,从而实现语音信号的传递过程。
基于ACELP的语音编码器生成的语音帧的参数通常包括谱参数、自适应码本参数、代数码本参数、基音延迟(pitch lag/delay,也称为长时预测延迟LTP-lag),自适应码本增益和代数码本增益等。其中,所述的基音延迟参数用于描述语音信号的基本周期,通常,不同时刻的基音延迟参数总是会落在某个范围内。
在数据接收端,对于其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端发来的数据帧后,若确定发生错误或者丢失(即出现坏帧),则在出现坏帧时,接收端的解码器需要对坏帧中的错误参数进行恢复,即确定一个新的参数作为该帧的相应参数,以减少解码后语音质量的下降。
目前,当出现坏帧时,可以采用的针对基音延迟参数的恢复处理方式通常有三种,下面将分别对各个方案进行说明。
第一种实现方案为:在发生帧错误(即出现坏帧)时,语音解码器重复采用上一帧的基音延迟参数作为当前错误帧的基音延迟参数,即:
其中,
τ(m)是当前帧的基音延迟参数;
τ(m-1)是上一帧的基音延迟参数;
DELAY=τ(m)-τmin是编码后的基音延迟参数,其中所述的τmin是基音延迟参数的下限值。
可以看出,在该方案中,当FER_FLAG(m)=TRUE(即出现坏帧)时,将上一帧的基音延迟参数作为当前坏帧的基音延迟参数,否则(otherwise),则直接确定当前帧的基音延迟参数。
在该方案中,若在连续发生帧错误,则将出现连续多帧的基音延迟参数相同的情况,造成过度周期性,使得解码后的语音产生尖锐噪声,进而导致解码后语音效果大大降低。
第二种实现方案为:在发生帧错误时,语音解码器简单将上一帧的基音延迟参数的整数部分加1作为错误帧的基音延迟参数,且将基音延迟参数的大小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即:
if lagint(n)<PIT_MAX,lagint(n)=lagint(n-1)+1
else lagint(n)=PIT_MAX
lagfrac(n)=0
其中,
lagint(n)是当前帧的基音延迟参数的整数部分;
lagint(n-1)是上一帧的基音延迟参数的整数部分;
PIT_MAX是基音延迟整数部分取值的上限;
lagfrac(n)是当前帧的基音延迟参数的分数部分,有的语音编解码器最小精度为分数,如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1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信号传输电路
- 下一篇:一种吊袋式离心机中的挤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