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分辨率模式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5006.2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7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A·普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晓章 |
地址: | 法国布洛涅***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辨率 模式 正交 频分复用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载波系统中改进所传输的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通信信号的接收。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描述和/或要求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本领域的各个方面。相信这些讨论有助于向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便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相应地,应当理解的是,就此而论来阅读这些叙述,而不是要承认现有技术。
无线通信设备的制造商在设计系统和产品时拥有从中选择传输技术的范围。一些示例性技术是多载波系统、扩展频谱系统、窄带系统,以及红外系统。一种示例性多载波传输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OFDM是用于在具有频谱的信道上高效地传输数据的健壮性的(robust)技术。该技术在信道带宽内使用多个子载波频率(子载波)来传输数据。与为了将子载波频谱分开和隔离并且由此避免载波间的干扰(ICI)而可能浪费一部分信道带宽的传统的频分复用(FDM)相比较,这些子载波被安排用于最优带宽效率。作为对比,虽然在OFDM信道带宽内OFDM子载波的频谱显著地重叠,然而OFDM允许已经被调制到每个子载波的信息的分辨(resolution)和恢复。
经由OFDM信号通过信道的数据传输还提供了超过众多传统传输技术的几个其他的优点。这样的一些优点是对于多路径延迟扩展和频率选择衰减的耐受性(tolerance)、高效频谱使用、简化的子信道均衡(equalization),以及良好的干扰属性。
一些无线通信系统,诸如卫星系统采用大的接收带宽。这使得它们不适合诸如汽车中的接收或者移动TV之类的困难的接收条件。
另外,旨在接收同样的通信信号的不同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实际用途,导致在信号接收方面对于不同的“健壮性”的级别的需要。例如,旨在家庭用途的高清晰度电视将可能需要准确地接收高分辨率信号,以如所希望地运行。然而,具有小屏幕的移动电视可能能够以较低分辨率信号来有效地运行。在困难的接收条件下,因为适配于接收对于其有效运行不是真正需要的高分辨率信号,移动电视的性能可能会受损害。期望一种系统和方法来改进在这些环境下OFDM通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所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传输和/或接收通信信号的系统及方法。一种示例性的方法,用于处理所接收到的具有频谱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广播信号,其包括:将OFDM广播信号在频谱的子集上进行解调以创建与第一信号分量对应的第一经解调的信号分量,第一信号分量表示第二信号分量的较低分辨率版本,并且提供与第一经解调的信号分量对应的数据。
一种可替换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对第一信号分量进行编码以创建经编码的第一信号分量,在频谱的子集上对经编码的第一信号分量进行调制以创建经调制的第一信号分量,对第二信号分量进行编码以创建经编码的第二信号分量,经编码的第二信号分量包括与第一信号分量对应的数据,以及在频谱上对经编码的第二信号分量进行调制以创建经调制的第二信号分量。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将经调制的第一信号分量和经调制的第二信号分量作为广播信号传输。
一种示例性系统,可以适配于处理所接收到的具有频谱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广播信号。这样的系统可以包括:用于适配于将OFDM广播信号在频谱的子集上进行解调以创建与第一信号分量对应的第一经解调的信号分量的电路,第一信号分量表示第二信号分量的较低分辨率版本,以及用于适配于提供与第一经解调的信号分量对应的数据的电路,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可以根据其在OFDM系统中传输数据的示例性的格式的图;
图2是示出示例性的OFDM传输波形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第一信号分量和第二信号分量的OFDM波形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用于传输和接收OFDM信号的系统的框图;
图5是例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的处理流程图;以及
图6是例示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例的操作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姆森特许公司,未经汤姆森特许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