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0930.1 | 申请日: | 2006-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牛尾成次;木村刚久;西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表面 保护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涉及能简单制作出使厚度变薄的同时恢复原状的能力强的表面保护板的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涉及能简单制作出虽然使用厚度薄的表面保护板,也不会有表面保护板的挠曲及画面的渗透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PC显示器、电视,行动电话等液晶显示装置的表面设置有玻璃板或塑料板等表面保护板。并且,因为塑料板的飞散防止性比玻璃板优良,故被广泛使用。
这样的由塑料板构称的表面保护板,是将塑料原板用激光加以切削加工所制造的。(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2-6023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
然而用激光进行切削加工时,数张或大面积的同时加工并不容易,进而,如果使塑料原板的厚度增加,则切削处理就会耗时。因此,为了加工适性希望能将塑料原板的厚度变薄,不过若塑料原板的厚度变薄,则恢复原状的能力差,触到液晶显示装置表面时,会导致由塑料板所构成的表面保护板挠曲、画像的渗透现象的问题。
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手机用)方面,追求显示器整体的超薄化,超薄化的表面保护板的需求急速上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单地制造使厚度变薄的同时恢复原状的能力强的表面保护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地制作虽然使用厚度薄的表面保护板,但触到显示部表面时,表面保护板不会挠曲及不会有画面渗出的情况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着粘接剂层贴合至少两张以上的塑料薄膜,制作塑料薄膜的总厚度成为250~700μm的层叠板后,对所述层叠板进行起模处理而获得保护板。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叠板的制作工序中,使用了三张塑料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各自的厚度为50~400μm。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张塑料薄膜中,至少位于表面侧的两张塑料薄膜的厚度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塑料薄膜,使用了至少两张以上经双轴拉伸加工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出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后,将该表面保护板设置为保护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表面的表面保护板。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可以简单地制造使厚度变薄的同时恢复原状的能力强的表面保护板,进而,在制造过程中,成为保护板原板的层叠板也不会破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简单地制造虽然使用厚度薄的表面保护板,但触到显示部表面时,表面保护板不会挠曲且不会有画面渗出,并且表面保护板受到冲击时不易破损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表面保护板的一使用例的剖面图。
图中:1—液晶单元,2—偏振板,3—背光灯,4—筐体,5—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6—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表面保护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着粘接剂层贴合至少两张以上的塑料薄膜,制作塑料薄膜的总厚度成为25
0~700μm的层叠板后,对层叠板进行起模处理而获得保护板。以下就各个构成要素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进行如下工序,即,隔着粘接剂层贴合至少两张以上的塑料薄膜,制作塑料薄膜总厚度成为250~700μm的层叠板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木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木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0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栅极场效应晶体管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计算机中文数字输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