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转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0156.6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正治;藤本雅树;斋藤贵俊;田代盛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安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系统 | ||
1.一种动力转向系统,用于允许电机(4)来增大由驾驶员施加的转向转矩,并且将所述转向转矩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传递到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撞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外围部件对构造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容纳齿条(3)的齿条箱(2)的撞击,所述外围部件围绕所述动力转向系统的主齿轮部分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角度检测装置,用于对构造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旋转构件(5)的第一转角进行检测;以及
角速度计算装置,用于基于所检测的第一转角来计算所述旋转构件(5)的角速度,
其中,所述撞击检测装置基于所计算的角速度来对所述外围部件对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撞击进行检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机(4)的第二转角的转角传感器(60),所述电机对构造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齿条(3)沿轴向方向的运动提供辅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包括转矩传感器(14a,18b),所述转矩传感器用于基于转向输入轴(11)与输出轴(18)之间的转角差来检测转向转矩,所述转向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通过构造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扭杆(16)彼此连接。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通过将由于所述外围部件对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撞击而引起的振动与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中由于来自所述车轮的反向输入而产生的振动进行区分,来检测所述撞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于从所述角速度计算装置输出的角速度信号的变化模式和/或频率特性,将由于所述外围部件的撞击引起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所述振动与由于来自所述车轮的所述反向输入引起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所述振动进行区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通过将由于所述外围部件对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撞击而引起的振动与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中由于来自所述车轮的反向输入而产生的振动进行区分,来检测所述撞击;
通过利用来自用于检测所述转向转矩的所述转矩传感器(14a,18b)的输出信号,将由于所述外围部件的撞击引起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所述振动与由于来自所述车轮的所述反向输入引起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所述振动进行区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通过将由于所述外围部件对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撞击而引起的振动与在所述转向传动机构中由于来自所述车轮的反向输入而产生的振动进行区分,来检测所述撞击;
通过利用分别从一对转角传感器(14a,18b)中的一个发送的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异,将由于所述外围部件的撞击引起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所述振动与由于来自所述车轮的所述反向输入引起的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的所述振动进行区分,其中所述一对转角传感器中的一个被设置用于所述转向输入轴(11),另一个被设置用于所述输出轴(18),所述转向输入轴(11)和所述输出轴(18)通过所述扭杆(16)彼此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对施加到所述齿条箱(2)的紧固点的撞击载荷进行检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利用应变传感器(25)来检测所述撞击载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对所述齿条箱(2)的应力集中区域(2d)的形变进行检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通过使用薄膜传感器(35)来检测所述形变,其中,所述薄膜传感器的电阻值根据所述齿条箱(2)的所述应力集中区域(2d)的所述形变而变化。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撞击检测装置通过使用传导传感器(45)来检测所述形变,其中,当所述齿条箱(2)的所述应力集中区域(2d)发生预定量或者更大的形变时,所述传导传感器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01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