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器波长的稳定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26401.8 申请日: 2006-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1351935A 公开(公告)日: 2009-01-21
发明(设计)人: 盛·Z·张;尼尔·马佳利特;默哈默德·阿扎德 申请(专利权)人: MRV通信公司
主分类号: H01S5/00 分类号: H01S5/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蒋世迅
地址: 美国加***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激光器 波长 稳定
【说明书】:

交叉参考相关申请

[0001]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700,703的权益,该 申请于2005年7月18日提交,本文引用该申请全部公开的内容,供 参考。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在数据通信容量需求方面已经快速增长。传统 的数据通信用户,包括商业和政府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扩大着的市 场。此外,诸如数字电视、数字电话、和计算机网络的消费者使用的 新应用,已经出现并已成长。为响应和鼓励这种成长需求,已经在电 子学和光通信技术中取得进展。

[0003]光通信装置和网络与其他通信系统相比,提供重大的优 点。这些重大优点中有:高的带宽、不受电学噪声干扰、和传输介质 对电化学腐蚀的耐受性。光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有:能够被调制而产 生调制的光信号的光源装置、响应被调制的光信号的接收器装置、和 传输介质。光源装置例如可以是固态激光二极管。

[0004]这种光源装置的一般操作波长,例如是850、1300、或 1550nm。典型的接收器装置,例如包括PIN型光电二极管或雪崩光 电二极管装置(APD)。通常,传输介质是光波导,诸如玻璃光纤。

[0005]光纤的史无前例的容量,使它成为输送高带宽信号的理 想介质。但是,为了补偿安装和维护的费用,关键是优化安装的容量。 在获得增加的传输容量的一种途径中,光缆通常由许多个别的光纤构 成。光缆中常常包括4根、12根、24根、40根、或更多根光纤。这 样安排能使许多信号并行传输,实际上是提供一种空间复用的系统。

[0006]有效的数据的容量,还可以借助时分复用(TDM)和波 分复用(WDM)来增加,两者都能使许多数据信号在单根光纤上传 输。在TDM中,两个或更多信号的各部分,按时间顺序交织,使第 一信号部分在第一时间区间传输,而第二信号部分在随后的第二时间 区间传输。重复该处理过程,在依次的时间区间中,产生一系列信号 部分,能够实现两个或更多信号的传输。

[0007]在WDM中,各光信号在不同的光波长上传输。这种传 输例如类似于许多无线电信道在不同频率上的自由空间传输。使用光 学棱镜或许多光学滤波器,把光分解为不同波长(或颜色)的频段, 是众所周知的。通常,在WDM系统中,数据信号被加载在不可见的 波长上。这些信号在接收装置上用光学滤波器实施分用。虽然在WDM 系统中使用的光信号,可以不包括可见光,但一般都称各种载波波长 为“颜色”。因此,许多不同的波长一起被称为“一组颜色”。一个 WDM“信道”是在独特波长上运行的信号。光纤上每一WDM信道在 比特速率和数据传输协议方面,基本上与其他信道无关。因此,能够 简便地使用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高清晰 串行数字接口(High-Definition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HD-SDI)、 同步数字分层结构/同步光网络(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DH/SONET)、千兆比特以太网 (Gigabit Ethernet)、和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等串行数据接 口的混合,在同一光纤上用WDM输送数据信号。

[0008]有两类WDM,即高密度WDM(DWDM)和粗WDM (CWDM)。在DWDM中,输入的光信号被指配给指定频段内的专 用波长,即1550nm区。波长间隔例如为0.8nm或1.6nm。然后, 信号在一根光纤上复用。DWDM能实现多个视频、音频、和数据信 道在一根光纤上传输,同时保持系统的性能并增强输送系统。

[0009]DWDM十分适合要求的应用,诸如高容量数字视频应用。 DWDM通常使用温度稳定激光器,以便固定中心波长和窄频段滤波 器,给出许多密间隔的信道。对广播类DWDM装备,典型的信道间 隔是100GHz,与约0.8nm的信道间隔对应,从而避免必须的波长锁 定器。使用的波长在ITU-T Recommendation G.694.1中指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RV通信公司,未经MRV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64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