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及用于其的燃料电池用密封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3532.0 | 申请日: | 2006-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3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靖;浦田隆行;森田纯司;柴田础一;梅田孝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电解质 燃料电池 用于 密封 部件 | ||
1.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具备:
膜电极组件,其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以及夹着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的阳极和阴极,所述高分子电解质膜具有氢离子传导性,
阳极侧隔板和阴极侧隔板,所述阳极侧隔板具有将燃料气体供给所述阳极的气体流道,所述阴极侧隔板具有将氧化剂气体供给所述阴极的气体流道,
阳极侧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膜电极组件的外周部与所述阳极侧隔板的所述膜电极组件侧的侧面之间,保持所述阳极和所述阳极侧隔板之间的气密性,以及
阴极侧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膜电极组件的外周部与所述阴极侧隔板的所述膜电极组件侧的侧面之间,保持所述阴极和所述阴极侧隔板之间的气密性,
所述阳极侧密封部件及所述阴极侧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沿着所述膜电极组件的所述外周部配置的环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面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形状可变的突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膜电极组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间隙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间隙中接触或挤压所述膜电极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内侧面上设置成使得所述突起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内侧面的面方向交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的主体部和所述突起部被一体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为月牙状、瓣状、针状、弹簧状或毛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按照与在所述间隙中流动的气流相反的方向配置所述突起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由于流动于所述间隙中的气流而变形并与所述膜电极组件的侧面相接触的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侧密封部件和所述阴极侧密封部件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膜电极组件一体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侧密封部件和所述阴极侧密封部件与所述膜电极组件一体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侧密封部件与所述阳极侧隔板一体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侧密封部件与所述阴极侧隔板一体形成。
14.一种燃料电池用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环状的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面上设置的至少1个形状可变的突起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内侧面上被设置成使得所述突起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内侧面的面方向交叉。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弹性。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突起部被一体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为月牙状、瓣状、针状、弹簧状或毛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35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