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部件用的增强纤维结构和使用这种结构的部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22700.4 申请日: 2006-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1208191A 公开(公告)日: 2008-06-25
发明(设计)人: 多米尼克·柯珀;布鲁诺·戴姆布里恩;让·诺尔·马伊;埃里克·布永;弗朗西斯·沙勒 申请(专利权)人: 斯奈克玛;斯奈克玛稳固推进力公司
主分类号: B29C70/24 分类号: B29C70/24;F16C7/00;B29C70/48;D03D25/00
代理公司: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广新
地址: 法国*** 国省代码: 法国;F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材料 部件 增强 纤维结构 使用 这种 结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按单一部件编织的增强纤维结构,用于制作复合材料部件,所述纤维结构具有一个内部部分—或称芯部—和一个邻近纤维结构外表面的部分—或称皮层,所述纤维结构是这样成形的,即在其芯部使用至少一个选自双罗纹编织中的织物和一个多层织物通过一种三维编织方法编织,在其皮层部分,采用一种与芯部织物不同的并选自多层编织的织物和一个两维织物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所述纤维结构是通过三维编织方法形成的,在其芯部使用了至少一种双罗纹编织,而在其皮层部分,使用一种平纹、缎纹、或哔叽型织物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编织为多层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编织为两维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编织为一种缎纹型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所述纤维结构的芯部和皮层均采用多层编织而成,但皮层部分使用的织物不同于芯部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所述纤维结构在其芯部采用多层编织,而在其皮层部分采用两维编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由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组成,所述第一部分由采用第一编织物的三维编织形成,而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和皮层之间,由采用与第一编织物不同的第二编织物通过三维编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编织为双罗纹织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编织为多层织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编织为间距不同的多缎纹织物。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编织中,其中一个是双罗纹织物,而另一个是多层织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皮层编织物可在纤维结构的外表面上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皮层编织物可以是平纹型也可以是缎纹型织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经纱和纬纱支数中,至少其中一个在芯部和表层之间是不同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用于通过CVI致密来制造复合材料部件,其特征在于:在经纱和纬纱支数中,至少其中一个的皮层部分支数要小于芯部支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到16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编织用的线纱尺寸在芯部和表层之间可以变化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到17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所述纤维结构包括采用两层纬纱,缩小了至少一部分厚度,并采用三维编织方法形成,一个双罗纹型编织物将两个纬纱层结合到一起,并在每个皮层里采用两维编织将线纱结合到一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三维编织使用了一种缎纹型编织。

20.根据权利要求1到19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所述纤维结构用三层纬纱,缩小了纤维厚度,并通过三维编织方法成形,用双罗纹编织将三层纬纱结合到一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央纬纱层也采用多层编织与另外两个层中其中一个层相结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到21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纤维结构,所述纤维结构带有一个过渡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带有一个完整的纬纱层,与第一部分相比,是个附加层,所述过渡部分具有一个部分的纬纱层,与第一部分相比,是个附加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奈克玛;斯奈克玛稳固推进力公司,未经斯奈克玛;斯奈克玛稳固推进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27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用于制造具有集成附接凸耳和平台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的方法-202180092447.4
  • 安托万·休伯特·玛丽·让·马森;西莉亚·伊格莱西亚斯·卡诺;拉里·西尔维奥·拉博里厄 - 赛峰航空器发动机
  • 2021-11-22 - 2023-09-22 - B29C70/24
  • 一种用于制造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固定涡轮发动机叶片的方法,包括:‑通过三维或多层编织来形成纤维坯件,其在其厚度方向上在分别位于纤维坯件的纵向端部处的两个不连接区中被分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第一部分在不连接区外部通过编织而连接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如下操作来由纤维坯件形成待生产的叶片的预制件(110):在第一部分(102、112)的每个纵向端部处和任一侧上对不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的分段(104a、114a)和第三部分的分段(106a、116a)进行展开和成形,以便在纤维坯件的每个纵向端部处形成用于待制造的叶片的平台的预制件部件,不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分段(104a、114a、106a、116a)互连的第一部分的分段(102a、112a)沿着纵向轴线(X)延伸以便在纤维坯件的每个纵向端部处形成用于待制造的组件的附接凸耳的预制件部件,‑通过模具将预制件致密化以便获得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并且在每个纵向端部处具有集成的平台和附接凸耳的固定涡轮发动机叶片。
  • 一种一体化扩张段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202310576077.2
  • 王尧尧;单忠德;张同表;熊文琪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动力机械研究所
  • 2023-05-22 - 2023-09-01 - B29C70/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扩张段预制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成型模具;将预制体划按照功能要求分成N个不同面积的单元层;依据预制体各部分功能要求,采用不同种类的单元层铺放在成型模具上,采用针刺工艺逐层固定;采用盲缝工艺对针刺若干层后的单元层进行固定缝合;对所有单元层进行针刺和盲缝,使各单元层形成一个整体,将成型预制体从模具中取出,完成预制体的制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铺层叠加厚度制成预制体,铺层纤维连续,实现一体化成形扩张段,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和综合性能,提高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并且可制备结构复杂,曲率大,各种尺寸的扩张段。
  • 一种三维增强夹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310634573.9
  • 刘新;尹文轩;武湛君;陈铎 - 大连理工大学
  • 2023-05-31 - 2023-08-29 - B29C70/24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增强夹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方体泡沫相对应的两面开设十字形凹槽,得到泡沫夹心结构;S2、依次沿十字形凹槽Y、Z、十字形凹槽所在平面中心垂线X轴环向缠绕纤维;S3、在十字形凹槽内填入十字形泡沫填补层;S4、在泡沫夹心结构的H字形面的棱柱上贴预浸料;S5、重复步骤S1‑S4至十字形凹槽填为平面,经加温加压固化成型,即得三维增强夹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夹心复合新结构材料板,能充分发挥碳钎维的强度,相同体积下重量是泡沫材料的1.71倍,而纵向模量和横向模量均是泡沫材料的37.64倍;并且较CFRP减重54.4%,横向模量是CFRP的2.74倍。
  • 一种防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310245118.X
  • 王静;俞成童;张长龙;陈利 - 天津工业大学
  • 2023-03-15 - 2023-06-30 - B29C70/2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防弹复合材料由三维织物和基体树脂复合而成,所述三维织物包括多层经纱层、多层纬纱层和将经纬纱束缚在一起的捆绑纱;所述经纱层由若干根经纱平行伸直排列,所述纬纱层由若干根纬纱平行伸直排列,且经纱层平面和纬纱层平面相互垂直,并逐一间隔叠层排列;每根捆绑纱与纬线垂直方向水平延伸,且水平间隔N纬,并在竖直方向包绕两层纬纱层和中间一层经纱层,N为2,3,4或5,整体呈现一绑二、二绑三、三绑四的非贯穿式捆绑结构。本发明的防弹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高,重量轻,防弹性能优异,V50值突出,本发明将三维织物与UD板灵活组配叠层,能够兼容高防弹性能和可塑性。
  • 用于制造用于涡轮机的复合部件的方法-202180059910.5
  • 马修·帕特里克·简·罗杰·佩林;亚瑟·伯查德;罗曼·普兰特 -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 2021-06-10 - 2023-05-16 - B29C70/24
  • 用于制造用于涡轮机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的方法,该涡轮机特别是飞行器的涡轮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将由纤维制成的预制件(10)布置在模具(12)中,·c)将可聚合树脂注射到模具(12)中,·d)对部件进行机加工,·e)对部件进行视觉检查,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之前存在步骤a),在步骤a)中,将至少一个符合性涂层(50)沉积在模具(12)中,该涂层(50)具有校准的厚度(X)和能由操作者识别的至少一个视觉外观,所述涂层(50)用于在步骤c)结束时覆盖预制件的至少一个区域并且通过所述树脂固定到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并且步骤e)包括由操作者核实外观在该区域中的存在。
  • 包含粘合剂线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202180044203.9
  • M·穆克吉;H·贝默 - 叶片动力学有限公司
  • 2021-04-23 - 2023-01-31 - B29C70/24
  • 本发明涉及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纤维层(10、11)的非织造织物(2),该纤维层(10、11)各自包含沿着纤维方向布置的多根纤维(12、22),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包含多条缝合线(60、70),各缝合线包含沿着缝合方向布置的一种或更多种线,用于保持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纤维层中的多根纤维相对于彼此的布置,其中至少一种线包含粘合剂。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根据本发明的非织造织物预成型件以及用于生产所述非织造织物、预成型件和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方法。
  • 复合材料格栅筒及复合材料格栅筒网格加强筋同步缠绕方法-202211137476.0
  • 史文锋;周栋;李政文;刘艳;曹恒秀;朱荣峰;沈辉;李宗周;吴文平;李翔宇 -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19 - 2023-01-06 - B29C70/2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格栅筒及复合材料格栅筒网格加强筋同步缠绕方法,纵向加强筋与环向加强筋采用等纤维体积含量设计,纤维缠绕时在格栅筒端部增加旋转角度补偿,实现纵向加强筋与环向加强筋同步缠绕;环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所采用的纤维可以连续缠绕,避免纤维剪断;环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交织点处增加R角,实现纤维展纱,保证纤维体积含量均化;外模采用一定刚度的均压板,使加强筋交织点与周围产生压力梯度,使纤维均匀从交织点向四周铺展。复合材料格栅筒网格加强筋同步缠绕且纤维连续不断,保证了加强筋交织点与本体纤维体积含量均化,实现了加强筋高承载性能,提高了复合材料格栅筒的整体刚度。
  • 用于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机叶片的纤维纺织结构-202180025129.6
  • G·P-M·诺特瑞安尼;T·菲克希;P·萨拉斯德洛斯里奥斯 -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 2021-03-18 - 2022-11-22 - B29C70/2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纺织结构(100),其旨在形成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机(1)叶片(10)的纤维增强体,所述复合材料在由第一纤维制成的多根经纱或股线与由第一纤维制成的多根纬纱或股线之间具有三维编织,所述纺织结构包含叶片根部部分(110)、叶片翼型部分(120)和自由端(121),所述纺织结构在对应于叶片前缘(13)的第一边缘(101)和对应于叶片后缘(14)的第二边缘(102)之间沿横向(T)延伸,其特征在于,叶片翼型部分(120)具有增强区(140),所述增强区从自由端(121)沿纵向(L)在小于或等于在纵向上测量的纺织结构长度(L0)的20%的第一长度(L1)上延伸,并且从第二边缘(102)沿横向(T)在小于或等于在纺织结构自由端(121)处在横向上测量的纤维纺织结构宽度(L3)的75%的第二长度(L2)上延伸,所述增强区包含由不同于第一纤维的第二纤维(T1‑T4)制成的纬纱或股线,所述第二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大于第一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涡轮机叶片和一种制造所述纺织结构的方法。
  • 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碳纤维多轴向编织网状结构的方法-202210809675.5
  • 常江;孙怀军;程万喆 - 新清环境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 2022-07-11 - 2022-11-18 - B29C70/24
  • 一种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碳纤维多轴向编织网状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所需求目标机舱罩和导流罩的三维模型,设计碳纤维多轴向编织网状结构模型,上述网状结构模型的面积根据机舱罩和导流罩形状设计,厚度根据所需要的力学性能设计;步骤二:根据设计所得网状结构模型使用三维编织技术,将碳纤维编织成为多轴向的网状结构;步骤三:在机舱罩和导流罩铺层过程中,将碳纤维多轴向编织网状结构铺设在设计区域;步骤四:将碳纤维多轴向编织网状结构同机舱罩和导流罩一体真空灌注成型。本发明从设计端入手,满足了风力发电机组日益增大,但要求重量轻,强度高的要求。
  • 纤维复合物构件、设备和制造纤维复合物构件的方法-202210188530.8
  • A·希格勒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2022-02-28 - 2022-09-06 - B29C70/2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复合物构件(10),该纤维复合物构件具有彼此以一间距布置的、被纤维增强的塑料带(11,12)缠绕的两个内部元件(1,2)。为了简化该纤维复合物构件(10)的制造,用第一纤维增强的塑料带(11)缠绕第一内部元件(1),用第二纤维增强的塑料带(12)缠绕第二内部元件(2),其中交替地用该第一纤维增强的塑料带和该第二纤维增强的塑料带(11,12)缠绕该第一内部元件和该第二内部元件(1,2),使得这些内部元件之间的间距被该第一纤维增强的塑料带和该第二纤维增强的塑料带(11,12)跨越。
  • 一种复合材料小型网格筋增强结构舱段成型模具-202220353077.7
  • 修建;杨一烁;杨红娜 - 北京航天天美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2-21 - 2022-07-19 - B29C70/2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小型网格筋增强结构舱段成型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阴模和下阴膜,所述上阴模和下阴模之间水平设置有金属定位芯模,金属定位芯模外设置有若干分瓣膨胀阳模;所述金属定位芯模为圆锥台结构,金属定位芯模的顶部和底部中心设置有芯模轴,所述分瓣膨胀阳模通过耐高温胶固定粘接于所述金属定位芯模外壁上,所述分瓣膨胀阳模上设置有网格筋凹槽;所述上阴模和下阴模上开设有与所述分瓣膨胀阳模形状相应的型腔,型腔的两端开设有供所述芯模轴穿出的轴孔。本实用新型便于小尺寸网格筋结构产品脱模,并且能够保证产品的外形尺寸和壁厚均匀一致。
  • 一种三维编织纤维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202011517869.5
  • 王彬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2020-12-21 - 2022-06-21 - B29C70/24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板材领域,尤其是一种纤维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纤维复合板材,包括主体和端部,所述主体和端部均由连续长纤维与热塑性树脂薄膜一起通过三维编织方法编织而成,本发明复合板材的基体材料选用热塑性树脂,工艺简单,成型效果良好,具有耐腐蚀、抗冲击、可循环利用、热加工性能好,与高性能纤维复合,能实现复材板的低成本快速制备,满足工程高效施工、长效免维护等方面重大需求,同时,复材板具有较优的承载力,同时兼顾耐久、抗疲劳、抗冲击、电磁屏蔽等特性,具备结构功能一体化特性。
  • 用于制造具有多个纤维束的载体部件的装置和方法-201880065962.1
  • J.布鲁斯克;D.温特霍尔 - 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 2018-10-02 - 2022-04-12 - B29C70/24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多个纤维束的载体部件的装置和方法。至少一个纤维束股借助于纤维束输送单元被从库存中取出并且被输送到相应配属的进给通道中。抽吸通道配属于每个进给通道,该抽吸通道在起始位置中与相应配属的进给通道流体地连接。经由抽吸单元在抽吸通道中产生远离进给通道的空气流动并且由抽吸力辅助,至少一个纤维束股的端部区段被输送到抽吸通道中。通过将至少一个抽吸通道运动到工作位置中,至少一个纤维束股的端部区段的至少部分暴露在装置的工作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针的针单元能够抓住在工作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区段,并且,在运动穿过至少一个针的载体部件时拉动或者推动该端部区段穿过载体部件。
  • 一种三维编织纤维复合板材-202023093305.1
  • 王彬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2020-12-21 - 2022-02-08 - B29C70/24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板材领域,尤其是一种三维编织纤维复合板材,包括主体和端部,所述主体和端部均由连续长纤维与热塑性树脂薄膜一起通过三维编织方法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复合板材的基体材料选用热塑性树脂,工艺简单,成型效果良好,具有耐腐蚀、抗冲击、可循环利用、热加工性能好,与高性能纤维复合,能实现复材板的低成本快速制备,满足工程高效施工、长效免维护等方面重大需求,同时,复材板具有较优的承载力,同时兼顾耐久、抗疲劳、抗冲击、电磁屏蔽等特性,具备结构功能一体化特性。
  • 制备包括不同功能区域的复合材料-202080026896.4
  • 尼古拉斯·迪蒙;盖坦·马奥 - 法国圣戈班高性能塑胶公司
  • 2020-03-11 - 2021-11-26 - B29C70/24
  • 本公开涉及用于制造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制品的方法,所述制品包括来自针织预成型件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发明人已发现可以对包括不同组成的区域的干燥预成型件进行针织,然后通过将所述干燥预成型件熔化为包括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的固体复合材料来对所述干燥预成型件进行转变。通过不同功能,可提供不同刚度的区域、不同耐磨性的区域、以及不同电导率或热导率的区域、不同透明度的区域。
  • 用于制备聚合物材料的方法-202080023493.4
  • 尼古拉斯·迪蒙;盖坦·马奥 - 法国圣戈班高性能塑胶公司
  • 2020-03-11 - 2021-11-16 - B29C70/24
  • 本公开涉及用于从干燥编织的预制件来制造产品的方法,所述产品包括由聚合物材料(特别是热塑性的)制成的至少一个区域。通过纬编对应于待获得的成品的形状的连续件以三维生产干燥预制件。随后在模具中通过在压力下加热而固结预制件,并随后将其冷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有利,因为所述方法能够获得受控厚度的聚合物材料的部件;所述成品不具有连接部且不需要不同部件的组装。所述方法不会产生材料的任何损失或滴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环境温度下不伴随任何有毒挥发性元素的释放。
  • 带有成型部分的纤维增强条-201780041214.5
  • 兰德尔·布兰斯特罗姆 - 兰德尔·布兰斯特罗姆
  • 2017-06-27 - 2021-10-15 - B29C70/24
  • 本文公开了一种带有成型部分的纤维增强条,包括从纵向延伸的增强纤维部件处开始形成一细长主体,其中所述部件通常与所述主体呈纵向布置,所述细长主体沿其长度向前进给,以用于增强浇铸材料;其中,所述细长主体包括一系列内部纵向延伸的增强纤维部件和至少一个螺旋形包裹物,其中内部纵向延伸的所述增强纤维部件与所述细长主体呈纵向布置,而所述螺旋形包裹物包裹在所述内部纵向延伸部件上;用渗透增强纤维部件的树脂润湿所述细长主体等。
  • 制造具有改进的压缩强度的片状复合部件的方法-201980077858.9
  • B.巴瑟 - 三菱化学先进材料公司
  • 2019-10-10 - 2021-09-07 - B29C70/24
  • 制造片状复合部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提供基本上平面的布置体(A,B,A'),其包括夹在一对表皮层(A,A')之间的芯层(B),芯层的第一面与所述表皮层中的第一个(A)相邻并且基本上平行,并且芯层的第二面与所述表皮层中的另一个(A')相邻并且基本上平行,表皮层(A,A')各自包含表皮热塑性材料和任选地增强纤维,芯层(B)包含由起绒热塑性纤维和增强纤维制成的起绒材料;b)加热并且加压夹层布置体(A,B,A'),然后冷却,从而获得复合部件。为了改进复合部件的压缩强度,芯层(B)是具有主要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面的取向方向(Z)上取向的增强纤维的Z‑取向芯层。提供所述Z‑取向芯层的方法包括以不同运输速度的多重折叠、纵向压缩和针刺。
  • 预制件、框架部件和用于产生此预制件的方法-201780065173.3
  • 让文森·里奇卡多;帕特里克·瓦哈尼阿克 - 博舍工业公司
  • 2017-09-01 - 2021-04-13 - B29C70/24
  • 所述预制件(3)界定两个部件(21,23)并且包括:第一群组(C1)的经纱线层,其在所述第一部件外部;第二群组(C2)的经纱线层,其在所述第一群组正下方;和第一群组(T1)的纬纱线层,其在所述第一部件外部。此外,所述第一群组的经纱线层不存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中并且所述第一群组的纬纱线(19)层延伸到所述第二部件中,所述第一群组的纬纱线层在所述第二部件外部。所述第一纬纱群组的所述纱线具有低于所述第二纬纱群组的所述纱线的纱线支数;和/或所述第一经纱群组的所述纱线具有低于所述第二经纱群组的所述纱线的纱线支数。
  • 一种碳纤维预浸料-201922069232.3
  • 金芃;滕家荣 - 扬州市伟荣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9-11-27 - 2020-08-07 - B29C70/2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预浸料,包括碳纤维混合层和两层环氧树脂层;碳纤维混合层由经线和纬线织造而成;每根经线以每两根碳纤维纱线为一组,每根纬线包括陶瓷纤维纱线和两根金属纤维纱线,两根金属纤维纱线缠绕在陶瓷纤维纱线的表面,经线和纬线按照下列方式设置:在编织时,先提经线,然后穿纬线进行编织,再提经线,然后穿纬线进行编织,依次重复循环,最后形成一张连续的碳纤维混合层;相邻的经线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的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相邻的经线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纬线之间的间距;两层环氧树脂层通过将碳纤维混合层浸润在环氧树脂胶水中形成。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预浸料的强度,又兼具防火性能的要求,功能多样。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